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你就能读出漫不经心,猜出满不在乎,看出不悦和不喜。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经历,那有必要知道一个词,叫钝感力。
钝感力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提出的概念。
指的是在感知事物时,要模糊一点,别那么敏感。
钝感力是一种处事柔韧的力量,也是轻松生活的不二法门。
用“钝感力”给自己镀上一层保护膜,就不会自寻烦恼,让自己疲惫不堪。
拥有钝感力并非意味着对一切都麻木不仁,而是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份内心的宁静和从容。
01不乱于心,学会不在乎
王璐在《脱口秀大会》上说:“我从不在意别人的眼光,我就要做生活的甲方。”
拥有钝感力的人,会忽视外界的干扰,他们内心有坚定的目标,没人能轻易打乱他们的节奏。
而太敏感的人,常常容易陷入别人的眼光和评价里。
无论是言者无意,还是听者有心,他们总喜欢过度解读。
作家余华因其在社交媒体上展现出的形象和个性,被网友调侃为“潦草小狗”。
然而他不仅未曾因此动怒,还时常以此来自嘲。
有一回,他身穿西装出席签售会,读者问他:“今天穿得这么正式,是否有了偶像包袱?”
余华淡定地回应道:“西装是老婆在淘宝买的,39元,也是潦草小狗们穿的西装。”
拥有钝感力,就是要懂得看淡别人的评价,因为只要你不真正看轻自己,便没人能轻易否定你。
02不困于情,学会转变心态
在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约翰· 沃森进行了一项实验。
当时,一个孩子正在和兔子玩耍,此时实验人员故意在旁边猛然发出“咚”的一声巨响。接受实验的孩子,于是对兔子产生了惧怕的心理。
不过,只要让兔子温柔地靠近孩子,使孩子慢慢去适应,孩子就会又重新喜欢上这只兔子,不再感到害怕。
这个实验中,兔子始终是那只兔子,但是因为孩子的认知发生了改变,兔子便从可爱变得可怕,又变回可爱了。
生活其实也是一样。
在家里,丈夫还是那个丈夫,但是如果你的主观想法发生了改变,那么对你来说,你的丈夫就会变得判若两人。
俗话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相同的人和事,怀着不同的心态,最终的结果会有云泥之别。
拥有钝感力,就是学会转变自身的心态,将所经历的一切,无论是顺遂如意还是充满波折,都视作是最好的安排。
只有我们钝一点,心态变好一点,不再被敏感的漩涡所困,我们的生活才能变得轻松而快乐。
03不畏将来,学会不焦虑内耗
钝感力弱的人,很容易陷入自己的想象中。
然而你要知道,事实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别把自己的想法当成真实的现实。
心理学家迈克曾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主人公霍尔有一天在浏览社交平台时,察觉到同事艾伦给所有的共同好友都点了赞,唯独漏下了自己。
霍尔瞬间联想到,自己工作表现平平,所以艾伦因此不喜欢自己。
他怀着这样的担忧,一宿未睡。
第二天早晨,由于霍尔整晚没睡,竟然忘了女儿的幼儿园要求穿礼服的事情,最后导致女儿被取消了参加活动的资格。
霍尔感觉老师的眼神仿佛在责怪他不是个称职的父亲。
实际上,艾伦不给他点赞,仅仅是因为没看见他的动态。
而霍尔却因此内耗了一夜。
如果把每个人比作路上奔驰的汽车。
敏感的人会把八成的能量,耗费在焦虑与内耗之中,必然难以行远。
而拥有钝感力的人,则能够心无旁骛,把所有的能量百分之百的用于奔跑,自然就更容易抵达终点。
拥有钝感力,就是不再有“玻璃心”,不再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就黯然神伤、自我否定。如此这般,才能没心没肺,活得不累。
04不念过往,学会不纠缠
作家冯唐曾有过一次跨界尝试,去担任主持人。节目播出后,网络上针对他的骂声此起彼伏。
有人在这之后询问他对于此事的看法。
冯唐却表现得云淡风轻,说:
“这些负面评价关我屁事,那是他们的事。”
想起有个智者说过,
倘若有人赠送你一份礼物,然而你拒绝接受了,那么这份礼物归谁所有呢?
答案自然是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观众的谩骂,冯唐除了纠缠,更有不接收的权利。
拥有钝感力,就要学会不接收、不纠缠生活中遇到的烂人破事。
遇到讨厌的人和事,最好的钝的方式就是不理踩,然后默默远离,及时止损。
05写在最后
德国文豪歌德说:“不要流露太多感情。在这个摇摇晃晃的地球上,一颗特别敏感的心是一个不快乐的财产。”
学会钝一点,对世间的纷扰,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才能感到不痛不痒。
一生的时光,细细算来,不过短短三万天,要善待自己,取悦自己,学会适度的冷漠或者无动于衷,给自己的心镀一层保护膜。
点亮在看,余生漫长,愿你放过自己,活得自在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