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睡前忍不住想很多东西,其实就是夜猫子的表现。深夜工作正是因为这是个完美的安静时间。为何不是早上或下午?好像道路上开过的汽车声都会影响人的独处。独处是很私人的享受,享受和自己对话。这里面不牵涉任何的应酬,交际,家庭伦理。但人是脱不了社会的,任何一个角色都不可能独立。
爸爸去哪看似是一场亲子活动,很考验家长和孩子的互动,但最吸引我的仍是每个拥有多重角色的人,在最天性的父子关系里的应对和表现。不同的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同,即使是最小的一件事上,都会导致巨大的差别。最怕的是惯孩子,哄孩子,骗孩子。顺着孩子,疼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动机,就是孩子在我心中的分量过重。我无疑是惊叹Jasper的品格的,或许不是父母有意为之,像他这样的孩子反过来教育了我们。孩子的天性是不独立,单纯,想什么就说什么。可能大人不太重视这些孩子的特质,我现在看到身边的例子,就特别思考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有多重要,也特别在乎自己应对孩子的问题。
必须要休息,这种晚睡的现象是懈怠放松导致的。毫无疑问它会影响第二天的作息。这种习惯也是常年不注意的结果。和Lisa——台湾一档节目中介绍一个台湾的妻子嫁到日本,日常生活对女儿的教育,时间规划得极严谨——相比,我的作息实在太烂了。刷手机15分钟是每天醒来的头件事。不成文,对自己无益的习惯倒是坚持,好的需要付出辛勤的从不能坚持。Lisa每天起床要晨读学中文,拉小提琴,然后去上学。家长不监督,家长也做不到早起的话,怎么要求孩子也做到?所以家长的责任更大。我指望惯了,这些细节没养成,本可以变得更好。
今天凌晨1点多发了简书上的第一篇随笔,同时发到了朋友圈,没想到还有20人赞,下午还收到2元的打赏。虽然要100元才能提现,是个很遥远的目标,但这是一个不错的平台,现在什么都朝钱看,自媒体,直播为了赚钱多少会激起公愤,虽然打赏是自愿的。在我看来,像简书这样的自媒体本身,是一个分享自己的平台,事实上,不少人为了赚钱而把重心全部移到顾客那里,什么消费群体大做什么。顾客也看清自己“消费者”的身份,自然可以高出一层,忽视彼此的尊重和平等。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单为了钱而活。钱也是拿来消费的。不是人人都能效仿出第二个papi酱。冲着它发家致富,心态早已失衡。
做好自己。却不一意孤行。无论何时都不要认为得来的是应该的。但即使起风了,也要努力地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