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聊到了不停地写是否有用这个话题,得出了因人而异,有感而发为好的想法。稍后一琢磨,似乎有些武断了。今天,就刻意一把,写写昨晚吃饭时遇到的趣事吧。
昨晚六点钟左右,到居住小区附近的一家东北菜馆吃饭,很火的一家馆子,味道尚未“跑偏”,价格也公道,老板、服务员大嫂、小哥都是东北人,身处其中,有回老家的感觉,所以,时常光顾“解馋”。
以往这个时间,下班的人仍还在路上,基本上是不用排队的,没想到今天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忘记了是周六。拿了号,前面竟然有十八桌等位。家人想吃心心念念的锅包肉,只好陪着耐心等待。
坐在菜馆门前的小凳子上,翻看着简书,刷刷短视频,还不时竖起耳朵,以免耽误了叫号。
阵阵凉风袭来,肚子里没食儿,感觉到有些凉意。
转眼三十分钟过去了,刚刚叫到十号,估算一下,还得等上半个小时,于是,就有了放弃等待,舍去锅包肉的诱惑,到隔壁其它店去吃的念头。
就在起身抬脚准备离开的时候,听见迎宾小哥在叫十一号,无人应和,顺序叫下去,叫到十七号竟然也是无人应。窃喜,原来只有我这个十八号还在坚持啊!
在小哥的引导下,我迈着胜利者的步伐,陪着家人进入餐馆。入座之后,心情大好,觉得今天很辛运,顿生两点感受:一是做事情不能轻易放弃,胜利往往就在准备放弃的那一瞬间;二是生活中偶然发生的一些微小的事情,虽然不怎么显眼,但是却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满足。
一杯热豆浆下肚,肚子里暖暖的,身体内的凉意也渐渐退去。
迫不及待地扫码点单:锅包肉、东北大拉皮、大骨头酸菜、猪肉酸菜饺子、韭菜盒子…都是保留菜,似乎总是吃不够。
上菜间隙,我四周打量,餐馆里人头攒动,客人们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相互交谈着,听口音,大都是东北人。对面两位爷们儿,酒已半酣,一位撸起了袖子,脸泛红光,头顶微汗,不停地在讲;另一位可能喝得有点大了,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迷离,含糊地搭着话。靠窗一位年轻的小姐姐,点了锅包肉、干炸小黄鱼、东北大拉皮,一盘水饺,自己一个人一边刷手机,一边大快朵颐,颇有点东北女汉子的模样。我看在眼里,禁不住咽了一下口水,肚子也跟着咕噜噜响了几声。
服务员大嫂们忙碌地穿梭在桌椅之间,动作敏捷而有序,不一会儿,点好的菜就陆续摆上餐桌,色香味俱全的家常菜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家乡口味之所以让人难以忘怀,可能是因为它承载了我们的成长记忆和情感纽带,每吃上一口,都仿佛带着我们回到了童年的时光,熟悉的味道总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那柔软的地方。
“酒足饭饱”之后,步出餐馆。暮春时节,晚风轻拂,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这个时候,能够品尝一顿家乡口味的吃食,更增添一份惬意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