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班,二号线第三节车厢,我总能看见一个穿着实验学校校服,留着齐耳短发的女孩。在人潮涌动的车厢,她静静地坐在那里,要么拿着语文试题,默默答题,要么是拿着英语词典,背着单词。有时遇到带小孩的家长,家长都会向她投入赞赏的眼光,以她为教材,“看,这个姐姐好爱学习”。人群中的议论,周围的喧闹,与她无关。她全神贯注的都在那页卷纸上。看到她,想起了我的高中时代。
往回看看这么多年,努力、奋斗而充实的时光莫过于高中时代。对于我们这些小镇出来的孩子,唯有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读书时走出去的唯一跳板。那个时候,不论身体还是心智好像有无限种可能,对知识的渴望程度,就如海绵遇到水一样。那个时候每天六点起床,十点下自习,快速洗漱后还要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面看会英语单词。那时候的记忆力也是超强的,一篇文言文基本上读个两三遍就能背下来,一份英语阅读基本上五分钟搞定。那时候我们还不知道拼爹,只知道以学习成绩较高低。每天的我们就想加满油的跑车,在堆积如山的题海中加大马力。那个时候,也不知道累,经常为解除一道难题而沾沾自喜,为多记住几个英语单词而少睡半小时。那个时候的学习氛围是我之后的生活所望成莫及的。有时我想,如果我一直坚持高中时代的学习状态的话,我是不是也是一个很厉害的人呢?
我有个高中闺蜜,高考那年没有考到如意的学校。依然决定复读,复读那年,她没有像别人一样继续复习文化课,而是选择学美术。因为父母之前一直是从事美术相关的工作,她从小也算有点耳濡目染,但是真正以美术来应对考试的时候,她是零基础。后来整整花了两年时间,她考上了杭州美院。她说你不知道那时候刚开始学美术的时候,比其他同学拉下了一年的课程,我几乎每天有16个小时待在画室,练习基本素描。维拉斯、大为的雕像,我看着都想吐,有时真想一巴掌推到他,不画了。后来慢慢这种生活状态就成为了一种习惯,每天不画,手都有点痒了。那时候我知道我只有不停地画,才能深得其精髓。是的,她的努力没白费,如今她已成为一名出色的设计师。
我初中同桌是一个很漂亮的小姑凉,家庭条件优越,她的梦想是去美国。那时对于我们这群城里都没怎么去过的人来说,美国就仅仅是出现在地理课上的一个地形图而已。而她却一直坚持着美国梦。她苦练英语口语,南方人很多都N、L不分。她为了发音标准,她经常拉着我到学校后面的那个小湖边,练习发音。那时候我们约定一起考武汉大学的英语系,她是想出国,而我只是想当一个英语老师。再后来,我阴差阳错的读了中文系,她读了轨道交通。英语对我来说,只是通过四六级的筹码。慢慢的渐渐遗忘了。而她坚持用英语给我写信,给我留言,每天保持阅读一篇英语短文,经常参加一些英语俱乐部。口语越来越纯正,很多人都以为她是英语专业毕业的。去年,她终于圆了她的美国梦,以技术型人才取的了美国绿卡。
我另一个闺蜜,高中毕业就去参军了。女兵,给我们的感觉更加英姿飒爽,柔中带刚。是我们所羡慕的。但是你不知道从一个娇娇女,如何练就成我们所看到的女兵。那个时候,她每个月给我写一封信。参军第一个月,她说训练太苦太苦了,如果可能我下次再也不选这条路了。叠被子跌的不整齐,教官随手就扔到楼下了,那次碰巧楼下有雨水,被子打湿了,那天晚上就盖着湿被子睡的。她说每天还要记好多好多电码,每天都要考查电码情况,稍有错误就要被罚。很多次都想退伍,很多次又坚持下来了。她给寄的穿着军装的照片,写着:一个月瘦了10斤,再也不愁减肥了——不经历过风雨,怎么见彩虹。这种训练整整坚持了三年,后来她转为学军医。而如今她已经有军衔的女士官了。别人都看到她的光鲜靓丽的一面,而背后的艰辛是很多人无法承受的。
前几天,大学同学发朋友圈:很久很以前,我能做三角函数,解多元高次方程,能背文言文,英语也不错,知道氧化反应和牛顿三大定律,而如今的我初中孩子的题竟然做不出来了。我看她下面一大段回复,无疑说中了很多人,更多的回复是“感同身受”。
是的,曾经我们努力过,所以我们过着现在的生活。而如今,我们止步了,差距也就越来越大了。努力,不停,运气不差。加油吧,我亲爱的女孩。
时光不会辜负你的努力。
你的喜欢,是我坚持的动力,留个脚印,我们一起做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