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说:“凡眉之士大夫,修身于家,为政于乡,皆莫肯仕者。”
眉山的读书人都是修身齐家,努力让百姓和睦兴旺,外出做官倒不是多么兴致高昂。他这种说法,大约是受到了祖父苏序的影响。这也许就是好的家风,是一代代人之间的教导与传承,最终建立起一个家族的价值观,然后影响了千家万户。
三苏家风的根源,大约要从祖辈苏序开始讲起。在现有不多的历史资料中可以推断,苏序小时候的成长环境宽松,家境尚可有机会可以屯粮。但是家里并非为了追逐钱财,不趁荒年哄抬物价,道德氛围浓厚。这是眉山苏家的延续百年的核心价值。
苏序这个人“从心所欲不逾矩。”越活越开阔,越有灵气,也给苏家的子孙们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
三苏家风,道德是长风,孝道是核心,胸襟气度是家族的特质。
苏轼的一生颠沛流离,但是每到一处总能与乡里相处自洽。经常困顿,苏辙升官捞哥哥也少有怨言。
二苏能换成处富贵,也能安贫贱,这是书香家风的长远影响。
长辈不自私,小辈能齐家。这是传统文人家族的一种抱团的价值观,这种族内亲缘的利他无私的精神也被苏轼延续到生活和官场中。
五十九岁的苏轼贬谪岭南,发现惠州缺药,就开荒种药。“无病而多蓄药,不饮而多酿酒。”这种“劳己以为人”的观念,让苏轼在贬官之路上一直保持着高昂的生命张力。
苏轼的一生,诠释了:人能够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他在逆境反弹,豪气生发。面对权力的操控,反而激发了他潜在的能量。不只他一人如此,眉山苏氏的男人们,都是这样越打压越反弹的人物。
苏轼不认同乱臣贼子,不与小人同流合污,不违背良心与道德底线。他因此而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是他栖身沉重,努力给家族的后辈们做好榜样。
思维半径大,忧思深且远。不仅为一己,更是为了眉山苏家的百年家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