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众号“鲤伴”看了今天推送的文章《你过得好不好,看身材就知道》
看完评论觉得收获跟文章一样多。虽然文中是以一个胖的算很成功的女士为案例分析续而引出很多的观点。没对错啊,文章标题就是,看身材,并没有针对女性。不反对很多身材很瘦的人也过得不好,可是瘦≠就是好身材。地心引力谁都躲不过,而文中强调了更多的是漂亮和健康。什么是好身材,肥不露肉瘦不露骨。脱了掩饰的外套依然前有阳台后有露台。身材不是证明过得好不好的唯一标准,就像评论里说的,精神,气质都是,但我更愿意相信那些形体管理很好,衣着有品妆容精致的人,不论男女,肯定比不修边幅体态臃肿的人过得更好
其实文章在我看来是蛮励志正能量的,自古留言出人才。
同样的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对错之分。同样的物品,角度不同视觉效果也会有差异。别人的人生没有谁能指手画脚,别人也不会因为你的品头论足而改变。
我个人觉得作者出发点并没有什么不好,不过是在抒发自己的观点而已。三观不同当然看到事物的面和结论自然有差异。每个人选择喜欢的那部分,大多因为自己已经做到或者永远做不到。
另外我给留言天生就胖的亲讲个故事:我的个人真实事件。我妈妈的妈妈的妈妈,还有我奶奶,都是胖胖的女性,她们那个年代的人可以说为了抢工分体力超支,缺衣少食,她们依然有很多肉肉。于是我自然就继承了这优良基因,成了个胖胖的菇凉。153的个子却有120的体重。工作室同事都亲昵的叫我胖妞,一边叫还顺带捏捏我肉肉的脸。
在外的游子内心大多孤寂脆弱,别人一个微笑都能欢喜一整天,更别说是有好感的人跟你联系了。但最终,因为我胖,看起来没气质,穿衣没品味,人家牵手了一个比我高年龄比我大比我瘦,主要是瘦的女性,虽然我并不喜欢那个男的,但还是被这个举动伤到了。
那时去买衣服,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子,要穿31码的裤子,售货员都嫌弃的说没有。从那后我运动,不断看书,饮食有节制,垃圾食品几乎不碰,夜宵几乎不沾。一年不到那个工程师再次见到我,眼神复杂的问我是不是去减肥了。我笑而不语。后来这习惯一直保留到现在,当然偶尔会破例吃夜宵。数十年如一日走路收腹。跟同龄人对比,差距瞬间就出来了。
没有所谓的遗传胖,作者也不是抨击胖子,而是胖带来的影响太多。我国肥胖症是全球第一,医院也专门为了肥胖而开设门诊。再说,你胖,跟作者有半毛钱关系吗?就算不是为了美,而是为了健康,也要有颗变得更好的心。
BBC的《56UP》跟拍了49年,探讨穷人与富人到底差别在哪里,其中一个发现是:一个人的体重与他的社会阶级是对应的。
在片中,精英阶层到56岁依然保持相对不错的体形和身材,甚至说得上是修长精干,无论男女。
没有人愿意通过你邋遢的外表去了解你的内在,毕竟大伙都挺忙的。
但如果仅仅只有华而不实的外在,而没有充实丰富的内心和思想,再高的颜值也会分分钟被推翻。
内外兼修,才是我们追求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