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效应:
产品价值随购买这种产品及其兼容产品的消费者的数量增加而增加。例如在电信系统中,当人们都不使用电话时, 安装电话是没有价值的, 而电话越普及, 安装电话的价值就越高。在互联网、传媒、航空运输、金融等行业普遍存在网络效应。
应用范围:营销;产品推广
案例、微信的核心价值是社交,因为网络效应。越多的人用微信,你微信联系人越多,微信对你的重要性越大。如果只有你一个人用微信,那么它就没有用了。
网络效应的本质是连接。
基本属性:节点、链接、密度、方向性、临界点
节点就是网络的参与者,比如电商网络中,节点是商家、商品、买家;即时通讯网络中,节点是你和你的朋友;
同一网络中,节点的影响力、价值、权力并不相同。一般而言,越接近中心的节点有更大连接量和更大价值,即流量、网红、kol、大v。节点之间相互连接,即构成链接。
密度:密度由链接和节点的比率决定,比率越高,密度越大。在网络中,密度并不是均匀的,一般来说,网络密度越高,网络效应越强。比如,一个消息,由大V发出,和普通人发出,数量级是不一样的。
方向性:节点间链接有方向性或者没有方向性,取决于节点之间的交流方式。交流方式包括金钱、信息、通讯、等等。比如电商网络中,沟通是双向的,构成反馈回路;而虚拟网络世界,信息由中心节点向边缘节点传递,大节点向小节点传递。比如大V发布信息,你能看到;你给明星发信息,他们看不到。
节点关系:一对一,一对多。通常情况下,一对多的联系是单向的,这类关系可以将信息传递到边缘节点,但回流的交互通常很少。而一对一大多是相互的。
临界点:网络效应存在一个临界点,在到达临界点之前,网络关系非常脆弱,在这个阶段,产品对于用户的价值很小。因此,产品的初期阶段,会各种补贴甚至以吸引用户,以突破临界点。而一旦形成了网络效应,产品便开始收割。
启发:
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注意区分。假如一个手机企业,以发烧为卖点,聚集了大量消费者,也给他们带来了与供应链更强的议价能力,使得他们的产品性价比最高,最终占领了市场,这是规模效应。因为用户并没有因为购买手机的人增多获得更多价值。假如这些用户越来越多,聚集在某个论坛上,那么其网络效应开始显现,体现在会有越来越多的反馈,使系统不断升级,产品体验越来越好。而增加反馈就是将规模效应转化为网络效应的好方法。
另一个需要区分的效应是病毒效应。病毒效应的本质是流量,网络效应是存量。病毒效应打江山,是攻城拔寨的武器,网络效应是守江山,是护城河。
如何构建产品的网络效应?
鼓励节点间相互连接,如老用户拉新活动;
引导节点操作,操作越多,沉没成本越高,对你的用处越大。
培养超级节点,造神运动,打造头部大V,比如知乎。
为工具而来,为网络而留。真正让人留下的不是工具本身,而是人际关系、知识积累。当下网络效应最大的超级产品,微信,崇尚的思维是,用完即走。
//www.greatytc.com/p/2c768dfe4b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