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昨晚上正准备关门睡觉时,耳畔隐隐约约响起了咚咚呛呛的锣鼓声,我站在门口侧耳倾听,确实是一阵阵喜庆的锣鼓声由远及近而来。
我忍不住心头的激动对老公说“你听,舞狮子的来了!”
“那等下再关门,看看是哪里的舞狮队,如果是熟人,等下睡下了又要起来开门太麻烦了!”男人提醒我。
本来我想要快点关门,等下真来了舞狮子的熟人朋友,又免不了要破费两百元。我觉得自己有点叶公好龙,心里盼望着舞狮子来,又害怕舞狮子的来。
这舞狮子是我们湖南农村乡下的一种习俗,每年腊月间,村集体如果想着要置办什么东西,缺少资金,比如公共的桌椅板凳,蒸笼碗筷等,这些东西要各家出钱筹不是笔小数目。而这些东西又必不可少,谁家有红白喜事,就到村保管站去领,用完又立即归还。
于是在村中有话语权的人一声令下:“明年正月舞花灯!”
于是村里开始做舞花灯的准备,玩龙灯需要占用白天的时间,正月间大家都忙着探亲访友,而花灯却可以利用晚上的时间,走村串户到各家去恭贺新春。
玩花灯即舞狮子。先请人用竹扎好狮子的骨架,然后请裁缝做好狮子的外衣,一只活灵活现的布狮子就成了。玩狮子还要四盏花灯,也是竹扎的骨架,纸糊的灯笼,用一根2米长的竹棍子举着,里面点上煤油灯,花灯也做成了。锣鼓也是现成的,只需拿出来排练几天,一支舞狮队就组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