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看了一下《警察荣誉》这部电视剧,剧情和表演双双在线,非常推荐。
与其他警察题材的作品不同,这部剧里并没有轰轰烈烈的大案要案,而是用非常写实的手法展示了基层民警日常面临的一个个鸡毛蒜皮的小案子,和他们真实的喜怒哀乐。
很多网友直呼,表演太真实了,剧情太紧凑了,简直就像是一场派出所真实场景的大型直播。
我理解,这部剧想向大家传达的思想就是,警察的荣誉并不只体现在那些惊心动魄的激战现场,而更多地存在于为人民操心解忧的日常之中,存在于为老百姓解决的一件件小事之中。
剧里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无论是派出所王所长,还是各位带徒弟的师父,经常提到一个词,就是“枫桥经验”。
那么,什么是“枫桥经验”呢?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县(现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一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经验,即“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1963年,毛爷爷曾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
“枫桥经验”由此成为全国政法战线一个脍炙人口的典型。
之后,“枫桥经验”得到不断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枫桥经验”主要内容是在开展社会治理中实行“五个坚持”,即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人民主体,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防并举”,坚持共建共享。
从这些表述里抽丝剥茧,其实“枫桥经验”的核心就在于坚持人民主体,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
从剧中可见,八里河派出所的民警们的确是践行“枫桥经验”的典范,他们在每天的摸爬滚打中为保一方安宁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
虽然小白目前只看到了十几集,但有几个情节还是感触颇深。
比如说照顾卧床的“坏老头”
有一个独居的老大爷因为在公交车上和别人起冲突,结果突然晕倒,查出来得了重病。后来,李大为和他师父找到了老人的儿子,但儿子因为他父亲早年对母亲家暴,早已经断绝了父子关系,执意不管老头的死活。无奈之下,“坏老头”无人照顾,李大为这个连自己亲爹都没有照顾过的大男孩,竟然在病床前端屎端尿,伺候起了病号。
后来,师父和李大为三番几次做思想工作,用真情感化了老人的儿子,帮助他解开了心结,走到了病重父亲的床前,尽到了儿子的义务。
在警察的帮助下,这个曾经破碎的家庭,重新融化了长年累积的冰霜,找回了些许的亲情,在老人弥留之际,双方也放下了内心的桎梏,没有在最后关头留下遗憾。
比如说向偏执母亲登门道歉
一个女人来派出所报警,说她的女儿失踪了。正在执勤的夏洁按照程序让她去采血,以备不时之需。结果这个女人立马就发飙了,说夏洁在诅咒自己的女儿,执意让夏洁道歉。此时已经可以看出,这个女人性格非常偏激,为后面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后来,女儿回来了,原来是去同学家玩了。但女儿表现出不愿回家的情绪,因为她妈妈把她管得太严了,在家简直是一种煎熬。
在女人教训孩子过程中,因为夏洁护着孩子,被这个女人扇了一个耳光,非常委屈。
结果,这个女人不但不道歉,反而不依不饶,多次来派出所闹事,让夏洁当众道歉。
为了妥善解决纠纷,派出所派人去这个女人小区里了解情况,原来她的丈夫有了外遇,抛下了妻女,才造成这个女人性格偏激。
不料派出所调查的事被这个女人知道了,她变本加厉地闹事,到市公安局反映,要求派出所公开道歉。
为了平息事态,也考虑到这个女人的悲惨境遇,派出所在内部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之后,还是由所长、教导员、副所长带着夏洁登门道歉了。
道歉的场景还是很触动人心的,所长的真诚让这个女人终于卸下了强硬的面具,失声痛哭,她把内心的痛苦感受全盘倾诉了出来。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有的时候人与人正是需要这种坦诚的相对,才能理解对方的心路历程。
派出所王所长有句话很感人:“我们当警察的,如果受一点点委屈,能让一个人觉得日子过得好一点,那我们的工作就更有价值了。”
警察这个群体,每天面对的是一桩桩看似稀松平常的小事,但每一件事背后都关系到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只有用真心换真心,才能既解决矛盾,又解开心结,群众的问题就能化解于无形。
所以,在当下中国,警察的角色,一方面是保证社会秩序有条不紊的国家力量,另一方面,也承担了很大一部分民间纠纷解决的任务,他们不仅要抓坏人,还要解纠纷,不仅要惩戒人,还要帮助人、教育人、感化人。
所以,这个时代之所以岁月静好,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人负重前行。
向人民警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