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大一的时候,刚刚经历过高考的我还密切关注着高考的如何风吹草动,对各省的高考题都能如数家珍,与人谈起,还要不断评头论足一番方肯罢休。到了大四的时候,经过三年的不断递减与沉淀,当初的那份热情已经转化为对工作的专注,从此高考粉转路了。
然而从整个社会而言,高考依旧是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明年都是妥妥的头条。考前的各种预测,考试时各种路人的爱心,发榜后各地的状元,总之有说不完的话题。
高考似乎就像110、119、120一样,有让人退避三舍的特异功能。每年都有司机免费接送考生的点赞行为,也有家长在考场外自发围起人墙拦路的司空见惯。这些看完笑笑也就算了,但为了不影响考生瞒下母亲病危的消息导致母子两没有见上最后一面,这样的绝缘法实在是让人不能接受。孩子知道后又会不会同意这样的做法,他真的更想去高考而不是见母亲最后一面吗?这会不会给他留下终生都无法弥补的遗憾?这样的他即便考上了心仪的大学,一辈子能安心吗。
感觉国人对于高考的态度,过于神化甚至已经达到妖魔化了。仿佛高考失败就是天崩地裂,高考成功就走向人生巅峰。从小到大,哪怕工作之后,我们经历大大小小的考试无数,却从来没有哪一个能如高考一般,牵动人心。从期末考试到四六级,从银行从业到CPA,一些专业证书无论是从难度还是含金量上甚至都超越了高考,但无论哪个挂掉了都能从头再来,为什么高考就不行?就算是同样有着重大升学意义的研究生也不乏二战甚至三战的考生,或者考不上放弃的人,为什么一次高考失利就相当于人生失败了呢?这逻辑我不懂。
或许,是因为高考跟科举一样,给了平民阶层向上的一条通道,迈过这道门槛,就能鲤鱼跃龙门,甚至平步青云、扶摇直上了。所以,被寄予了过多希望的高考,便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而被寄予了过多希望的考生,则背负着厚重的压力。
三十年前,高考确实是百里挑一的人才选拔,选出来的也确实都是精英,而现在上大学就像上高中一样普遍,早已失去了应有的选拔意义,大家能不能放高考一马,也放考生一马呢?诚然,通过高考和考入名校的意义也不一样,有人的目标是上三本线,有人的目标是北大清华,目标不同,相同的是都没有绝对把握,要奋力一搏才行。可孩子,现在的社会既认学历更认能力,若是你能一直这样努力,又何愁没有发展呢?真的不必把自己在高考这一棵树上栓死。
最后,还是要肯定高考的,现在对高考的质疑声很多,高考的改革也是教育部的重点项目,但不可否认,高考依然是最重要的考试,可以说没有之一。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对高考,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只是希望能够更健康的发展。
无戒365日更挑战营第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