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是个典型的山区,海拔高,路崎岖,交通非常不便。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九十年代,城里的人买台自行车,上下班作为代步 工具。而交通更为艰难的偏远乡镇则随处可见的是摩托车。部分手艺娴熟之人,便做起了专业驾驶员,于是他们便被认为戏称为摩的。意即为开摩托车的的士。
从省道走下公共汽车,便看见一条弯弯曲曲的泥巴小路通往未知的大山,路上偶尔几辆小车行驶,摩托车到成为了主角。
从省道的下车开上小车需要三十分钟的路,才能到达工作地方。每逢星期五,思家之绪涌上心头,望见这条通往外面的土路,便心生难意。所上的同事调侃这种交通工具为“肉包铁,而汽车是铁包肉,谁敢坐啊?”从未搭乘过摩托车的我,对此风驰电掣般的想象更是畏惧。但,摆在面前没有多于选择,于是背上包,走,上车!
两手抓住师傅的肩膀,身体前倾,心跳动得厉害,紧张是最贴切的描述,“不要怕 配合好”。可能师傅觉察到我的紧张。几分钟后,适应了,便觉得释然。夏日,狂奔的车, 迎面的疾风,紧张中带点刺激。熟练的师傅高超的技艺,使人渐渐忘记了拘谨。于是,你一言我一语便开始交流起来。小而又实用的摩的载着回家的冲动驶向公共汽车的等车点。
这是二十年前,在我工作所在乡镇发生的故事。
二十年后,汽车走入寻常百姓家。面对铁包肉的快而安全的优势,摩托车几乎在我们眼前消失。
一场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 ,使我们又回到了曾经工作的地方。摩托车仍然穿梭在大街小巷,除了睹物思旧,感概时间流失之快外,实在想不出他的作用了。
但,话说满了。
我和几位同事帮扶的贫困户住在山顶,每次入户即为困难,如果下点雨,再备点慰问品,有的时候走路就要两个小时。巍巍大山,狭窄狭路,入户之人汗流浃背。这个时候, 便有当地人出主意,打摩的!
犹豫不决抵不过望而止步,使命担当再难也得上,于是一辆摩的便来到身边。真的安逸,花二十元,上山的时间缩短到二十分钟。即使稍觉得价格有点贵,想想革命的豪情和使命,以及摩的师傅的不易,也值!
一个时代的产物,一个时代的印记,也是一段难忘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