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名澳洲及香港注册的物理治疗师,也是土生土长的深圳人。16岁来到澳洲留学,后来遇见了我的先生便留下来定居了。目前有一个17个月大的女儿,虽然非常黏人,但也争取每天有2小时的自我时间。我能跟您分享一切关于运动康复的知识,特别是产后康复。现在呢,也正在筹划自己的创业。如果你觉得我能帮到你,请告诉我,非常乐意深度交流。
读任何一本书都需要带着目的阅读。无目的阅读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如果每字每句都读完,到最后可能什么也没有记住。So, less is more.
导图是能够提高阅读效率的神奇而强大的工具,以下是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介绍思维导图。
目标:在这周五我需要勇气去接受一个新的挑战,而且这个挑战还与我的专业相关。没有勇气,因为我在乎我不能挑战成功,别人会笑话我;或者说我没有勇气面对挑战失败的后果。
花了四小时和校长一起读完了这本书后,果断接下了这个挑战!阿德勒的"目的论"诠释了我的胆怯和逃避。我是有了“不接受挑战”这个目的,所以制造出一系列不安和懦弱的接口,然后让自己顺理成章地不去接受!
童年时应试教育的阴影对自己造成很大影响:七年级的时候,老师让我上黑板写答案,其实是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是我却因为极度紧张,脑袋瞬间空白。当然站在讲台上那几分钟,感觉衣服全被脱光一样,任人践踏尊严。其实现在回想,当时并没有人嘲笑我啊,老师也没有批评我啊,所有一切都是因为我站在受害者的角色去看待整件事情。以至于每次我遇到 public speaking,leadership的活 ,我的潜意识总会告诉我,因为小时候的经历,所以我才胆怯。
与校长共读完这本书后,我想我的目标已经达到了。我意识到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这一句话,足以让我震撼,足以推翻我二十多年所有的胆怯,懦弱和逃避。
这种Wow的感觉太爽了,是一种醍醐灌顶的喜悦和激动。今天的阅读之所以爽,是因为我带着问题去阅读,所以当得到想要的答案时,就像脑袋放了个屁一样(brain fart)。
写下这些文字的前几个小时,我已经发短信给负责人说,我会接下这周五的挑站,并且会心无旁骛做到最好,因为此刻的我已不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