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流行一句话,1月份只有两件事儿——放假和等放假。可是1月份真的到了,大家却在感叹:各种总结,各种计划,各种工作,各种安排,还有那说不出来的各种各种… 总之,一个月的工作要压缩在17天完成,每个人头上都顶着三座大山,每个人都在说:忙,忙,忙死了……
所以,当第二期初心女子读书会如约而至时,晓琴、婷婷、曈妈、萍我们四个风一般女子,风一般地卡着点儿,疯一般地冲进读书会会场。
我们知道,正是因为我们忙,我们才无比珍惜这个能喘口气儿,能安心安逸做自己的两小时的时光。
你要走多少路,才能成就你的了不起
本月我们读的是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陈海贤先生的《了不起的我》。这本书不是鼓吹盲目自大或者以自我为中心,而是想提醒我们在深陷自我怀疑,或者身处逆境苦苦支撑的时候,不要忘了自己的潜力。
这本书是离我们很近的书,这种近会让我们很容易从中认出自己,因为这些问题就是我们日常都会碰到的问题。
如果我们选择直面自我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并积极寻求改变,那么我们就走在通往了不起的道路上了。
改变的本质,其实就是创造新经验
人的改变是是挺难的一件事,除了认知清楚外,还需从行为改变开始,而行为的改变又涉及到心理层面,行动层面等诸多问题。
心内科医生告诉你,病情严重的心脏病患者如果不改变个人生活习惯,比如吃的不健康、不运动,抽烟,他们将必死无疑,请你根据生活实际情况估计一下,有多少人会真正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
答案非常令人吃惊,只有1/7的人会真正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6/7的人没改变多少,难道他们都不想活了吗?
当然不是因为他们肯定知道该怎么做,但依旧没法改变,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这个问题非常相似,我们心里面有一个行为标准,希望自己做到,却常常被现实打脸,好像我们心中有一个自己,现实却是另外一个自己,有时候我们明明讨厌自己的某个行为,比如拖延,却怎么也改变不了,这时心里就有很多的内疚和自责,怪自己意志力薄弱,不够努力,事实上,我们的躯体里有两个自我,一个是感性的自我,一个是理性的自我区分,这两个自我,对于我们理解改变,是非常重要的。
改变的本质,其实就是创造新经验,用新经验代替旧经验,创造新经验,需要新的行为,获得新的反馈,新的强化,并切身体验到他。
世界,因你而不同!
意大利文学家卡尔维诺说:世界先于人类而存在,并且会在人类之后继续存在,人类只是世界所拥有的一次机会,用来组织一些关于其自身信息的机会。在你之前,这个世界已经存在,在你死后,世界依旧存在。那你的意义是什么?也许是给世界一个机会,让世界通过你的自我发展,变得更好,别辜负了这次机会。
当我在看到这段文字时,内心就像电击一样,是啊,我们不要辜负了自己,辜负了父母赐予我们生的机会。好好的活出自己,活出光彩,去照耀黑暗,去影响他人,给世界以微笑,把光照耀在需要温暖的人身上。世界,因你而不同!
改变需要勇气,也需要自省
读书会上,我们共读了一个章节。可就这一个章节,就让我们震撼,引起我们共鸣。我们四人畅所欲言,谈感受,谈想法,扪心自省,寻找选择的原因,需要改变的行为,给自己定下一个小小的,小小的行为改变小目标。
因为,我们明白了,如果想要有所改变,我们的选择就要基于当前的现实,而不是头脑中的理想,我们要选择的不是未来的结果,而是此时此地的行动。
关键词
“关系”、“疲惫”、“家庭”、“恐惧”。读书会的最后,通过自我发展之问,我们找到了每个人近期自我发展之路的关键词。通过这个关键词,我们去揣摩自己的内心,自己的行为方式,去选择,去改变…
路,是靠自己走的,走的多了,自然就有了自己的路,独一无二。
鲍勃·迪伦曾写道: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被称之为人。
同样,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会经历很多的难,很多的苦,希望初心女子读书会能帮助你,陪伴你。
在路的前方,你会看到等着你的,是那个了不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