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日本作家木瓜制造的《买买买时代的行为经济学》,本书总结了大量行为经济学大师的研究成果,通过有趣且立意新颖的实验,解读买买买时代的经济行为。接地气的案例引人深思,也为我们建立更理性的思维方式提供了帮助。其中三个内容,分别是损失厌恶心理、聚光灯效应、替代性报酬。
损失厌恶心理,即宁可失去新经验也不想放弃既得利益的想法。我就是有着这种典型心理,某APP给注册时给了我50劵和2张20劵,看着各类产品买买买,算下来少好多了,转眼间信用卡就刷掉了500大洋。知道现在我都没怎么用这些产品,当时感觉这是必需品,现在细细想来就是店家优惠购物券,不用掉会觉得可惜。又比如我会觉得99元比100元便宜很多,其实也只是1元之差而已。一些假象常常让我们丧失理智变得不理性。还有这样的心理会让我们不敢轻易尝试或放弃的做法,我们总是不自觉地走进熟悉的店铺,点着吃过的菜肴。而这样的选择让我们错失了一些新奇的体验,因此需要我们保持开放心态、多与信任的人商议、正确权衡利弊才能不断减少“厌恶风险”带来的弊端。
聚光灯效应,即他人对我们的关注度,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高。这样我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有一次我被强迫穿一条我认为不太好看的裙子,委屈的哭着去上学。老师问怎么了,我说裙子不好看,老师才注意到我穿的是裙子。我们常会有种错觉,认为所有人都在看着自己;只要别人窃窃私语,就好像是在讨论自己,并且一定没说什么好话。实际上都是不自信的表现,因为自卑太过于在乎他人的感觉,因此我们需要保持自信。比如我们在一些公开场合或者重要场合总会紧张,从而错失一些机会。这需要我们对这些流程熟悉,并且加以练习,才能有自信克服临场的紧张感。
替代性报酬,即乐趣理论。还记得刚学习电脑时需要练习打字,我们背过的五笔字根和“警察抓小偷”的游戏。那些难背的字根,不熟悉的键盘,还有一指禅,都挡不住我们玩游戏的心,记忆中电脑室啪啪响的键盘声深刻在了脑中。要知道很多时候让无聊的事情变得有趣,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形成好习惯,还有助于我们有效影响他人。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在培养那些无聊习惯的时候,将要做的事变的有趣,比如跑步,我们不一定总是跑固定路线,可以给自己增加点不一样的风景。在坚持跑步一周,可以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
作者把行为经济学结合现实经生活的故事讲的深入浅出,异常有趣,不仅不枯燥,而且越读越有意思。通过以上三点分享,熟悉和把握经济学原理,除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告别买买买的“剁手困境”,还能逐步养成理性看问题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