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到有关身心灵的作品是台湾作家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老实说,当时看完,一脸懵逼。不能说完全不知所云吧,就云山雾罩般地似懂非懂。后来我把书捐了出去,希望着它能被更懂它的人拥有。
直到读到德国作家埃克哈特·托利的《当下的力量》,我才惊觉:两者如此相似,尽管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一书中说明了她是在托利的基础上完成作品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下的力量》比《遇见未知的自己》更具深意,也更引人深思。(绝对不是在贬低后者,都是很优秀的作品)
在语言方面,由于译注的原因,《当下的力量》显然没有用“土著”语言写就的《遇见未知的自己》那么亲民接地气了。但丝毫不影响我们的阅读。
而文化的差异也体现在了两部作品的故事内容上。为了更好地阐明观点,两部作品也都不约而同地用故事贯穿文中。
理智性偏向,如果要看类似言情小说的亲们可以绕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