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为人处世之道

今天读《曾国藩传》第七章得而复失的湖北巡抚和第八章江西困境与大悔大悟。

这两章主要写的是中年曾国藩公因为过于拙直得罪了所有人,包括咸丰帝和地方官员,导致四面楚歌、寸心如焚,经历着一生中精神最为痛苦的日子。

直至曾公父亲去世,他回家守孝,本想以奏请在家守孝为借口,期望咸丰帝授予职权,结果咸丰帝批准他守孝,解除了曾公的湘军兵权。

这番遭遇后,曾公开始研读老庄著作,闭关反思自己组建湘军后的种种情形。慢慢看清楚原来处处碰壁,自己本身也有很大责任:强烈的道德优越感、自以为人浊我清、说话太冲办事太直,总是一副舍我其谁、比谁都高明的架势。

痛定思痛之后,曾国藩公终于认识到:必要时和光同尘,圆滑柔软,才能顺利通过一个个困难的隘口;只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才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达到胜利的彼岸。


读曾国藩公犹如照镜。

读到曾公“不光对同僚,就是对自己的亲兄弟,他也成天一副唯我正确,你们都不争气的神气,处处批评教训,弄得弟弟们到北京投奔他,结果都待不了多久就返乡了”,脸上有火辣辣的灼热感。

曾公身为家中长子,我身为家中长女,也都是农村耿直家庭出身,所以说话冲、性情耿直、对弟弟妹妹恨铁不成钢的事情在我身上也是时时上演,经常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

世界是自己的反光镜。

有句话说的好: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所以性情急躁也是自己心性不稳的表现。

这几年随着岁数渐长和开始成长学习,平和了一些,但离圆滑还差得远。

曾国藩公经过两年的修心养性,49岁时终脱胎换骨,涂上了斑纹、学会了打太极、对部下也开始诱以名笼以利,将朝廷名器当做自己私利,官场从此如鱼得水,官运亨通。

这是世故吗?世故不好吗?

揣摩清楚了官场和人性,学会适者生存从而更好的曲线救国,于人于己于国家都大有益处,此为情商更高、段位更高也。

希望自己到49岁时能活得更优雅、更从容,是位更知书达理的知识女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文为全书第二卷的笔记,讲述曾国藩离京回乡,筹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的经历。其中穿插了曾国藩几次兵败自杀,对弟弟的照顾...
    ADer笔记阅读 1,068评论 0 0
  • 最近读唐浩明写的《曾国藩》,发现曾国藩能够有如此大的成就,和他的为人处世之道密切相关,而他的为人处世之道,在我看来...
    sinly37阅读 3,586评论 0 2
  • 同读《曾国藩传》 第3周阅读思考题 第一周,我们从曾国藩的挫折痛苦自卑煎熬困境等入手,理解曾国藩做人的“自我管理—...
    秋酱阅读 1,211评论 0 0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7,587评论 16 22
  • 创业是很多人的梦想,多少人为了理想和不甘选择了创业来实现自我价值,我就是其中一个。 创业后,我由女人变成了超人,什...
    亦宝宝阅读 1,893评论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