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厌”家庭:孩子厌学;丈夫厌家(丈夫常常借口忙于工作或玩乐,对孩子的陪伴很少);妻子厌活(与其说是讨厌自己一个人操持家务,不如说她是对婚姻关系已经彻底失望。)
而对青少年来说,“三厌”家庭往往是所谓“问题少年”产生的重要来源。
在家庭里,父母是子女的第一责任人。
丈夫厌家会导致父亲长期缺位。父爱长期缺席,会导致孩子懦弱、自卑、没有安全感。
妻子厌活会导致母爱变质。
孩子很容易变得戾气重,攻击性很强,失去了原本柔美的一面。
在“三厌”家庭里,夫妻关系往往是不良的关系,很容易诱发“踢猫效应”,即妻子埋怨丈夫,丈夫选择逃避;妻子迁怒孩子,孩子反抗;反抗无效,孩子变得很躁动不安;爸爸缺席,无处申冤,孩子选择寄情网络。
丈夫必须学习与孩子乃至妻子的相处之道,妻子也要给孩子营造一个优良的家庭氛围和成长环境,让孩子们身心健康的成长。
三 厌”家庭就会变成和谐、和平、和而不同的“三和”家庭。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的角色、站位极其重要。你可以做孩子的倾听者、陪伴者、分享者、助力者、疗愈者、滋养者、合作者,但不能做孩子的“敌人”“冤家”和“对头”。
为人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存在感来自于关注。如果父母能够给孩子充分的关注,那么他就会有很好的安全感。当他获得了你足够多的关注,你也就收获比较从容的孩子。
有智慧的父母,懂得充分地关注孩子,给孩子,懂得用恰当的方式给孩子以认可,给孩子;懂得充分地鼓励孩子,给孩子;懂得共情孩子,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