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周朝时,先人已经有了冬季储藏冰块供夏季使用的习俗。而作为古都的北京城,自然也会有冰窖。清朝对用冰也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工部都水司统辖18座冰窖,一般为官窖,府窖,民窖只在清末时期悄悄兴起,之前民间是不准擅自经营冰窖的。
据史籍载:“城内冰窖以雪池冰窖为最洁净,所藏冰块是由北海伐取,经陟山门运出。”说的就是皇家禁地西苑冰窖,它位于北海东门与景山西门之间的陟山门街路北。在清朝,这里有六座建于明代的皇家冰窖,雪池胡同也是因冰窖而得名。最为神奇的是,如今西城区还可以看见康熙年间重修的,基本保持着原状的两座冰窖,这两座冰窖当年起过重要作用。
在西城恭俭胡同很深处,有一座改作餐厅的皇家冰窖,昔日这冰窖也是规矩严格之重地,而现在这里除了窖顶上残缺不全的黄色琉璃瓦,一点都没有皇家气派,那是因为冰窖是半地下式的建筑,主体结构都在地下,地面并不高大,只有两米左右,屋顶是“人”字形起脊双坡。
开在皇家冰窖里的餐厅冬暖夏凉,在这里就餐不仅舒适环保,还可以看到皇家冰窖文化遗迹,倒是别有一番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