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的信息和有限的选择
我们和孩子的交流要简单明了,如果我们以提问的方式要求他们就造成了混乱。这种说话的方式实际上是在暗示,他们可以选择服从我们的要求或不服从。
询问孩子想穿什么或想做什么,我们过早的呼唤出孩子个性中“我要”的部分,他们越来越意识到他们的喜欢和不喜欢。当他们吃饭、穿衣、上床或和妈妈一起去商店时,“我要”变成了他们词汇的一部分。一些社会问题,就是由此而来。
长远来看,给予孩子选择孕育了自我主义:他们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的需要不敏感。给幼儿提供过多的选择,就像给他们的心灵投放了一剂毒药,孩子们长大以后也许就不想做生活要求他们做的事情——作业,家务劳动或花园里的杂活。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冲突,有很多都是这种以孩子为中心的养育模式直接导致的。这种投其所好的方式,只会令孩子没有安全感和永不满足。
我们中有些人从小在父母的严厉下管教下长大,因此不愿再让孩子接受这种管教,但钟摆可能又过于偏向另一个极端,导致太少的约束,太多的混乱。许多孩子正遭受缺乏限制带来的折磨。
有魔力的词“可以”
有一个魔法词,不专治,不纵容,对孩子很有效,这个词就是“可以”,它不包含任何需要孩子回答或可能被孩子忽略的问题,“可以”这个词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拥有特权。
当孩子知道父母,老师和监护人知道什么对他是最好的,他会觉得安全。
对孩子伤害最大的莫过于给孩子一个指令,告诉他必须做什么,然后就改变这些指令。成人不清晰的思想会给孩子造成混乱,现在文明社会有多少成人患所谓的神经疾病,其根源就在于此。
如果我们告诉孩子,可以做某事或不可以做某事,孩子却大发脾气,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如何回应对孩子最好呢?如果我们保持平静,安静而自信,孩子会吸收这种态度,再次恢复稳定。如果我们努力做到自律,孩子会吸收我们的态度,一切会恢复和谐。如果我们对孩子讲道理,告诉他们我们为什么要他们做某事或不做某事,就会过早的唤醒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智力,将他们过早的从童年的梦幻世界中拉出来。通过模仿,他们开始反过来和我们讲道理,而且会非常擅长此道。只有在孩子将近五岁的时候,才可以唤醒他的是非观。
节奏
节奏同样可以帮助我们维持纪律,就像心脏的跳动或太阳的东升西落,教室里的节奏可以让孩子保持安全的平衡。如果我们能够在有节奏的重复中度过每一天,每一周,我们外在的活动就能与孩子内在的潮起潮落达成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