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先生:“谁能出外不从门户呀?但为何没有人肯从人生大道而行呢?”
刚好今日外出旅游,读到孔夫子这一句,感觉很应景啊!孔夫子说:谁能出屋不经过大门呢?那为什么人们过自己的一生时,不愿按照正道行事呢?
联想到出门旅行,如果带娃,会一切以安全为主,会联系大的旅游公司,会寻找正规的旅行线路,会找到安全的出行方式,会尽可能的保障安全性,有时会牺牲掉一些娱乐性和探险性。尽可能走大道,但是,趣味性和惊喜性则大大减弱了,每天会按照行程进行,会少了很多突如其来惊喜和困难,会比较平淡,但基本风景可以欣赏!总体来说:平平淡淡,平平安安!
若是自己单独出门,我大概率不会找旅行社,会自己安排行程,住宿以及旅游方式,这样行程可以自由安排,不需要遵守什么约定,自己的意愿最重要!虽然可能会有很多意外事情发生,但是,在解决意外的同时也会有很多意外的惊喜和风景,有时会故意不走正路,只为去看不一样的风景。
联系孔夫子所说的人生之路,我觉得我们很多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不同的看法,小时候总想走不寻常路,总期待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总觉得大家都走的路庸常的路!自己要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就像哪吒里说的那样,要踏出一条不同的路,后来年长一些,自己已经碰的头破血流,开始寻思自己找的这条路对不对,要不要回头,想到《走河》这本书里,作者有时偏了路线,但是循着大河的走向,又回到自己的既定旅途上,我想在人生里这条大河是指初心和信仰,有了大河的指引,偶尔的偏航是可以被纠正的。但是如果你忘记了大河的存在,就有可能越走越远!走到人生歧路上去了。
想到孔夫子的话,感觉他就像一位老师,看到一帮半大小子就不去正道,感觉着急,上火,恨不得一个个拉回来让他们会正道上,可是,那帮小子猎奇心理很严重,偏不听老师的话。我想说的是:孔夫子要相信自己,因为他几千年的努力,中华民族一直在正道上行走,虽然有时会偏航,但是,危机关头,总有一群热血沸腾的英雄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让我们再回到正道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