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了一些成语以及小学课本上的课文,真的颇有感叹。
如小时候听老师讲掩耳盗铃的故事,全班同学都捂着耳朵笑个不停。想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傻的人啊!但人总是被推着长大的,课堂上捂着嘴偷吃的零食,离家后的报喜不报忧,感情中对方的躲闪,聊天框里删了又删的追悔莫及.……..在这一切被识破后,灼热的风把我的耳朵吹的通红,我抽出双手捂住耳朵,像极了课本里的掩耳盗铃。
又如小时候看到一个叫"刻舟求剑”的故事,心里觉得这个人好傻,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人,难道不知道剑在江中央掉下了水,跑到江边是找不到的?然而长大后发现,在这条岁月的长河里,很多人在某个节点遗失的东西,一次又一次的返回寻找,却不知道自己只是站在船边孤独的徘徊。你总以为自己很聪明,不会犯刻舟求剑这样的错误,但其实,你已经犯过了。
再如小学课本中的《匆匆》《与时间赛跑》等课文,当时觉得怎么这么长啊,这怎么背啊,现在再看,怎么这么短啊,“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用普通的言语写出深刻的道理,我认为,这些课文放到高中也是绰绰有余,但并不适合,可能是因为太短了吧...
教育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十几岁学的东西不一定在当时可以理解其中的深意,可能会在多年以后的某一个瞬间,突然感觉到有人推了自己一下,那是中学时代,玩闹学习时,随意伸出的手。也可能多年后感到背后一阵风吹过,回头观察时,一颗子弹正中眉心,那是儿时把手摆成枪的样子,从手里随意发出的子弹。
子弹命中的瞬间,即是教育的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