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均为听完华杉老师讲解的《孙子兵法》有感。
第一,围点打援。吴京导演的电影《战狼1》里有这样一个镜头:敌人把吴京的小分队引入丛林,提前埋伏好(这里符合《孙子兵法》所说的“以逸待劳”),然后在与吴京的小队交战中,打伤了其中一个战士,主要集中在四肢部位,这样一来,那位受伤的战士既没有能力逃走,也不能举枪自杀,而吴京他们作为这个战士的队友,肯定是要救援自己的同伴,而敌人要的就是别人来救他,结果就是,每个冲上去的战士,都被埋伏好的敌人打伤了,上去一个中枪一个,上去一个中枪一个,这个时候,那位受伤的战士不忍连累战友,就哭喊着要同伴给自己一个痛快,电影在这个时候,就回放了吴京的记忆,同样的事情,也曾发生在吴京的父亲与其战友身上,而吴父选择了牺牲战友。这种时候,吴京们也面临着同样的死局:要么自己亲手结束战友的生命,要么继续去救人,无论是哪一种选择,都是大家所不愿意的,而后者显然更是行不通的,不仅行不通,甚至还会继续造成更大的伤害和牺牲。这个片段里,敌人采用的就是围点打援的战略,不得不说,很高明。当然,在电影里,吴京破了这个死局,具体怎么破的,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电影,我就不剧透了。
第二,穷寇勿迫。这个词乍一看和穷寇勿追很像,但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它们两个表达的意思是相反的。按照华杉老师的说法,迫的意思是挡在敌人的前面。而穷寇勿迫就是说不要挡在穷寇的前面,不要阻挡他的去路,但是一定要在后面追。穷寇心情急迫的想要回家,你挡在他的前面,那他是要跟你玩命的,可是如果你在后面追他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前方有路可走,他满脑子装的都是回家的念头,根本无心恋战,这种时候,你去追击就占据了很大的优势。所以,穷寇勿迫,但是一定要追。
同样都是为了杀敌,是在前面阻拦还是在后面追击,效果居然大相径庭,兵法之妙,令人折服。
这里其实是军争篇里面的“治气”一节。依据为: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 ,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治气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把自己的士气治的高高的;二是把敌人的士气搞的低低的。
代入个人,也就是华杉老师所说的“切己体察,事上琢磨”,让我联想到了上课时的那句“老师好”,开会时的那句“大家好”,二逼商家的早会,午会,晚会以及一天八百遍的喊口号,原来这种low逼行为背后,都是有强大的依据支撑的,果然应了传销公司最喜欢的话“听话照做向前冲”,生活中的应用场景还真是不少。
按照士气的规律,那么早上要早起,并且用来解决复杂问题,中午士气有所低落,要想办法再给提上去,晚上疲惫士气所剩无几,最好不要安排过于复杂的问题,早点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
兵法真是精深。按照这个里面的故事去写一部小说,肯定不会跟其他人撞梗。果然多读史书和经典书籍才能写出好故事啊。
ps:每天300字,坚持100天,今天是第14天(能够每天写点东西,感觉还是很开心的,尤其最近有《镇魂》可以追,有“我见犹怜”的龙哥美图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