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看完了本书,在满满的收获之余,还有几分如释重负的轻松以及成就感满足感。先来说说成就感以满足下我脆弱的小虚荣,以便我能有完成这篇命题作文的动力。
从记录的阅读时间和阅读进度来看:第一天用时2小时,进度40-50%看;第二天用时2.5小时,进度50-65%;第三天用时3.3小时,进度65-90%。可见阅读速度逐步提高,自己感觉专注度也有所提升。这个发现让我有了小小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体会到记录以及数字化比较的客观性和直观性。以前我是不屑或者说是懒于记录的,完全凭借感觉这种主观抽象的东西,其实很多时候自己都无法确定是否有所改善。好的方法就该持续坚持,更大的收益应该还在后面。好了,自夸完该言归正传了。
开始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被它的名字所误导,主观的错以为它是时间管理类的书籍。最近了解或者尝试了一些时间管理方法, 比如做时间日志,比如做每天的三件事清单,比如四象限排序管理法,比如番茄钟训练法,比如时间的整理术(断舍离),比如各种GTD时间管理软件…然而我并不明白我使用时间管理工具的目的是什么。只是盲目的把时间安排的满满的,不知道是我掌控了时间,还是时间狡猾的奴役了我。 时间管理本身是可以帮人放松和享受时间的,但贪欲决定着人绝不会甘心将通过时间管理而节省下来的时间完全用于“闲暇”。每个人都会觉得有两倍的收入,就会带来两倍的快乐,我便是那每一个人。但事实是当生活被时间管理安排的紧紧张张甚至程序化的时候,非但没有两倍的快乐,还因此遗失了对生活的从容和体验。
《把时间当作朋友》告诉我们, 时间管理只是一个工具,它只是帮你管理你的时间,但它不管理你的期望与价值观,就像理财工具无法从根本上缓解你对金钱的焦虑与渴求一样。 其实时间本身并没有因为我们使用或者没有使用时间管理方法而增加或减少,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所追求的,只是“时间自由”。由于时间的公平性,所以我们不可能凌驾于时间之上去掌控它,我们能做到的是开启提升自己的心智,管理自己掌控自己,去了解时间跟时间作朋友,而不是蒙昧的被它所奴役。如果时间管理工具是"术",那么《把时间当作朋友》就是在讲解"道",我们要尝试以道御术。
开启心智首先就要面对现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想要拥有未曾拥有过的物质或者资源的强烈愿望,而资源不但稀缺,而且分布很不均匀。人类发展到今天,陷入了一个很尴尬的境地:长期进化使我们凭借心智的优势,站在生物链的顶端,但是在出生的那一刹那我们无比脆弱,我们甚至跟其他的动物站在几乎同样的起点上,心智要从零开始进化。此后的一生中,要用相当长的时间通过枯燥的学习和反复的实践才能使用文字、学会阅读、获取知识。而后还要学会逻辑、科学思考,然后才可能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这完全是一个挣扎着进化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要在资源不但稀缺并且分布很不均匀的前提下进化,面对这个现实,每一个人都需要努力、奋斗、挣扎,不管他是谁,努力都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
我们经常会陷入一个过分强调努力的误区,书中以健身房的现象为例:你在健身房看到的那种一脸认真、斗志昂扬的人,通常坚持不了几次,那种能坚持下来的老会员大多一脸平静淡然、按部就班的去热身、运动、拉伸。前者把健身视作付出,后者把健身视作生活中的一部分。当我们把努力常态化,像吃饭喝水睡觉一样成为生活中的必要条件后,还会那么轻易的因为自己的努力精神,自己先把自己感动了么?我从没碰到一个正常人,感动于自己坚持不懈的吃了很多年的饭。
这个现实让我充满了羞愧感。我清楚的记得书中的原话: 现实难以接受的同时,更难接受的是已经在现实中浑然不知地浸泡了许多年而面目全非的自己。
在我很鸡血的研究关注时间管理法一段时间后,我遇到了瓶颈---好几件有兴趣想尝试的事情撞在了一起,然而时间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必须有所取舍。但是取舍的标准是什么?有的文章说根据你未来5年想过什么生活;有的大牛说根据你的人生观价值观导向;有的达人说根据你的人生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他们统一的说法是:没有长期目标和计划,就不会成功。看的我冷汗连连惊喜不断。惊的是我一把岁数活到狗身上了,竟然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喜的是对于是要练字还是学习PPT的抉择竟然上升到了如此高大上的层次,这太有喜感了。毕竟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我的初衷只是希望不虚度时间,过的充实一些,能成为一个优秀有趣的人,能从容不迫的体验生活。
最终,我只是简单的兼顾自己的需求和兴趣做了选择,理由也很简单:有兴趣更容易坚持下去。
直到我看了《把时间当作朋友》,里面的一些话: "大多数情况下,我的建议是这样的:如果你想改变你自己,或者你自己目前并不令人满意的处境,那就一切从简--找一个你觉得该给你带来改变的行动,然后去做就是了。 理想固然应该是有的,但是,理想这东西往往太过遥远,乃至于我们总是看不清楚。不过还好,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把每一步都走好,踩得足够踏实。"这些说法令我一下就释然了。或许是我在为自己的行为找合理化的解释,或许是我目前的高度不够,看不到那么遥远。我以为,一只井底之蛙的眼中天空只有碗口那么大,但是当它开始行动向上爬了100米后,眼中的天空就有缸口那么大了,它无法想象外面的世界,但是只要方向正确向着光亮持续的爬,总会看到更广阔天空。
做长期计划显然是正确的并且是必需的,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制作长期计划的。在信息爆炸,时时刻刻发生着变化的时代,制定长期计划这种能力需要挣扎,需要努力,需要从一点一滴开始。作者再次以健身为例,他抱着锻炼总比不锻炼好的想法,坚持去健身房运动了几年之后,开始着手为自己做健身训练计划。在几年前他根本不具备为自己制定有效健身计划的能力,他不知道有氧运动无氧运动根据减脂增肌的需求不同,安排的比例不同;不知道根据自己不同肌肉群的优劣势,合理安排运动侧重点。而我目前正处于无法为自己制定长期计划的阶段,只能经历逐步熟悉、小心试错、失败调整、卷土重来的过程。长期计划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习得的能力,当有一天我站在了井口,或许可以习得这种能力。
把时间当作朋友的生活应该是平衡的从容的生活,我们当然要适度的享受轻松安逸,毕竟我们的目的不是把生活程序化,但是这份休闲也是应该是有规划的--它是你未来生活的成本。或许会有人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很满意,他们只想保持现状,不需要什么时间管理--他们甚至需要打发时间。那么是不是也可以更有质量的打发时间呢?回想一下,上次你觉得最开心是在什么时候?是在你打了整整一下午游戏之后,还是跟朋友们郊游之后?是你躺在床上看了一天的肥皂剧之后,还是你在健身房锻炼之后?时间,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东西,当你想挥霍它的时候,它会尽量地满足你,让你觉得时间怎么挥霍都用不完;但是当你想要珍惜它的时候,它又会特别地冷酷,让你觉得时光飞逝,转眼已是尽头。
我想到了作者的那段话:我有个朋友叫做时间。她跟我真可算作两小无猜,默默陪了二十多年我才开始真正认识她。她原本没有面孔,却因为我总是用文字为她拍照,而因此可以时常伴我左右。时间她原本无情,我却可以把她当作朋友,因为她曾经让我明白,后来也总是经常证明,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我付出耐心,她就会陪我甚至帮我等到结果,并从来都将之如实交付与我,从未令我失望。正是因为有了时间作为朋友,我才可能仅仅运用心智就有机会获得解放。
既然“管理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方法就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地感知时间;而后再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以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就是我的说法--“与时间做朋友”。
凡是速成的技能,都不值钱;凡是太容易明白的道理,都不是你的道理;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做--做很久很久。把时间当做朋友,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