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今年坐高铁回家,总共用了差不多十二个小时,清晨上车,晚上七点半就到了。这对于我们家里人来说实在是快得惊人。
还记得回来那天下了火车,表哥开车和父亲一起来接我,在得知了我这么快就回来了好不震惊。一路上一直在惊叹,这家伙一天就到了,你坐的是高铁吧?我说是啊,现在咱家里这边通高铁了,不过还没有直达的,得先坐到长春再倒车,中间还有等车的一个半小时,不然还得快。
要知道,只是短短的几年前,从家里去青岛只有一趟列车,虽然是直达的,但全程需要三十个小时打底,慢悠悠的绿皮火车,晃晃荡荡地两小天就这么过去了。遇到会车的时候永远是停下来让行的那一列。这样到家的时间只会更长,而且到达的时间又往往是凌晨一两点。这对于我们家里在乡下的人来说实在是难熬。曾经就坐过这样的车,所幸买到了卧铺票,累了的时候还能躺一躺。如果赶上春运没买到卧铺票,那简直是噩梦。坐了一整天的卧铺也感觉元气大伤,回到家得歇两天恢复能量。
现在家乡通了高铁,去哪里都方便的多了。从前在长春上大学,绿皮火车慢悠悠的逛荡六七个小时才能到,现在一个小时四十分钟就到了。
出门在外久了,接触的同事,朋友很少有来自乡下的,绝大多数都是本市的城里人。有的是结婚生子了,有的没结婚的大都是和父母一起住,每天三顿饭都是家里父母做的,有的甚至连家务也不用做,当然也有一些像我一样的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什么都需要自己来,房租,吃喝,等等各种事情,不过这一部分人也大都是在本市的地级市或者省内的别的城市。平时过年过节回家很方便,也有和我一样家乡比较远,一年大概也就回去一次家。和我一起住的舍友就是这样的。但是日子久了,我也开始发现我们一点也不一样。春节我需要坐长途火车回家过年,她就不用了,父母全部都去我们工作的城市陪她去过年。
我看在眼里,心里也有一点不是滋味,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从乡村走出去的孩子,在外面的世界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在我这里都有抹不去的闪光点,不仅仅是个人身上的优点,还有我特别羡慕有时候甚至感觉不公平的家庭环境和条件。身边接触多的人,大都在父母家人的完美庇护下,本地的,不用担心工作之外的事情,生活方面自有人为你一一打理,外地的,也会有各种关怀和体贴。我不是第一次听到身边的人抱怨家人唠叨,抱怨远方来探望的父母来的时间太晚,对此我只能保持沉默。
因为我心里清楚,我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一个农村大家庭的孩子,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我的父母即便是想过来看我帮我也无能为力。
每次回到家乡,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繁琐的事情,明明已经不用忙庄稼了,却还是整天忙的脱不开身。做饭,收拾,打扫……总感觉做不完的打扫,收拾不完的房间。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不顺手,没有水龙头,只有电水泵抽出来的井水各种沙子,大锅灶里烧开水,洗脸水一股铁锅的味道,也并没有单独的洗脸盆,毛巾挂在厨房里混合着油烟。什么什么都是脏脏的,乱乱的。
可是,再怎么别扭也还是家啊,那里有心心念念盼你回家的家人,有温暖的关怀和质朴的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