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玲中十五焦点第519天分享(2020.1.12)
今天一天,情绪很低落。
那个半年不在身边的小菲回来了。听她说学习的课程很难,我的担心和焦虑就来了。对不起,本以为已经修炼的处事不惊的妈妈,又忍不住开始唠叨了。
孩子一两岁时,带娃艰辛,以为上了学就轻松点儿;可上学后担心的事一件也没有少;
熬过了小学,熬过初中。上高中时,陪着孩子艰难地备战高考,告诉自己,等孩子进了大学就好了。结果,牵挂一样也没有少;
上了大学,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结果报了个扎心的医学,全是砖头一样的书,担心一点也没有少……
看来,妈妈真是负责焦虑的。除非,不是你自己的孩子。那些保持淡定的妈妈,该有多么的了不起!
对不起,原谅我做不到。
今天听到一句让人泪奔的台词:
妈妈对即将结婚的女儿说:“你结婚后,俩人吵架了,闹矛盾了,你可以告诉你的姑姑,你的舅舅,你的小姨。但,你可别告诉我。”
“为什么?”
“因为你过后会原谅他,可是,我不会。”
听第一句时感觉鼻子发酸,听到第二句为什么时,已泪目。
原来,天下父母都一样啊!
记得《请回答1988》中也有句让人泪目的台词:
听说,神无法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即使到了妈妈的年龄,妈妈的妈妈仍然是妈妈的守护神。
有次回老家看父母。闲聊时,爱操心闲不住的妈妈,说有时候睡不着,会想着大女儿的生活不容易,有时候会担心大儿子的日子艰难。我笑着问:“妈,你是不是从来就没操心过我的生活?”
妈笑得很欣慰:“你从小就听话,不用操心。”我们都笑了起来。
“也想过,小菲刚到外地上学的日子,我想,你就一个小菲,这孩子要是留在外地,你身边没人,老了怎么办?”听完妈的话,我们几个都笑老妈想远了。笑着笑泪又来了。
人间哪有不操心的父母啊!哪怕自己的孩子已经是孩子的妈妈!
父母要学着放手,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跟父母渐行渐远的过程。道理我懂,牵挂依旧。
道理我都懂,孩子自有她的生活,可是,我忍不住还是想问问她的打算,听听她的计划,忍不住替她的未来担忧,情绪跟着孩子的行动起起落落。这个顽疾,估计是治不好的“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