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不是味道,而是情怀】
不过,即使看起来如此“精确”,这些测评仍受质疑。
食物评测最著名的对象是葡萄酒,评测对葡萄酒的价格、销量有巨大影响,评测本身也成为一个成熟而巨大的产业。但是,发表在英国《观察者报》上一篇文章直指葡萄酒品鉴为垃圾科学。
为什么会这样?
这和葡萄酒特性有关——它是典型的复合性味道(甜,酸,苦),每一款酒不同味道的比例有细微的差异,鉴定者需要辨识几种味道的平衡;同时,葡萄酒中包含了大量挥发性的芳香化合物,这些主要靠嗅觉而不是味觉被大脑感知,而在品酒的过程中可能要接触数十种酒类,其中包含了上百种挥发性气味的组合,这实在是突破了人类感官敏锐度的极限。
研究表明,如果使用盲评的方式,选出最佳种类葡萄酒的结果和掷骰子差不多:评委们对同一款红酒多次评价的分数波动巨大(打分属于不同等级);评委之间一致性低(只有10%的评委判断一致);在一场比赛中获得最高荣誉的葡萄酒,在另一场中却表现不佳;被一部分评委推崇的红葡萄酒,在另一批评委那里得不到重视。
文章还指出,外部线索可能对感知判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当把白葡萄酒染成红色时,评委们就会使用“红色浆果味道”;当给酒瓶贴上著名葡萄酒庄园的商标时,评委更倾向于使用积极的词汇来描述这种酒:味道丰富,回味悠长。
更关键的是,人们的测评受后天环境因素相当大的影响:日常熟悉的味道,往往影响了测评时的偏好。
一项纳入了6175名评测者的综合性分析表明,盲测时,评价者对酒的评价与酒的价格呈现出微弱的负相关(即越贵的酒,越倾向于被评价为难喝,但这种倾向在统计学上不显著),如果考虑评价者是否为接受过相关训练的专家,结果会稍好一点——其评价与酒的价格呈现出微弱的正相关。
从回归分析数据来看,在一个满分为100分的量表上,葡萄酒的价格每上升10倍,普通人(非专家)的平均打分会下降4分,而专家的打分会上升7分。因此,某种程度上,专家的推荐其实并不适合平常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落差?
因为味觉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感知过程,而是综合了决策判断、价值评估等复杂的认知行为。
研究者比较了葡萄酒鉴赏家与普通人在品尝时大脑的活动,发现在初级味觉区,两组人神经活动相似,一旦进入复杂区域——脑岛,眶额皮质和背外侧前额叶——专家表现的活跃程度远超普通人。
这说明,虽然专家未必能够准确区分两种葡萄酒,但他们的确产生了更多的高级认知加工活动。
一项关于可乐的研究也发现,尽管在盲测状态下人们难以区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味道的差异,但一旦出现可口可乐的标签,新的反馈会被激发——大脑高级认知活动中枢立刻更加活跃。而出现百事可乐标签和不出现标签时,大脑反应没有任何区别。
无法准确概括这种现象,也许,这就是“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