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看书计划随着关注问题的深入和转移而有变化,先读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再读柏格森《创造进化论》,而后转移到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善恶的彼岸》、《瞧,这个人》都读完,一路读来,兴趣有些寡淡了,就转换到另一个路子上,看《马克思传》,思考为什么马克思能够成为马克思,而后读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接着上溯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其间夹杂读了《学习的本质》、西方哲学史等,国人的书看了周国平《尼采和形而上学》,目的是帮助理解尼采。读了这些,有一个体会,读书虽然要系统的读,但总读一个进路的书容易疲倦,应看一段时间转换一个进路,交叉进行思考,会有不同的收获。
读书量不算多,我也不无意以多取胜,我要思考着读,不能匆匆,要读明白。看得多了,就知道了西哲的前后相继和传承,知道后人思想的产生都来源于前人,没有绝对超越前人的思想家,如一哲人所说,现代人如不接受前人的思想,他的思想不可能达到苏格拉底的水平。有时候很赞叹西哲人的大脑,是什么东西让他们产生如此深刻又严密的思想呢?当然哲人自身的努力很重要,另外还有对前人的继承,如果没有前人打下的基础,康德绝对写不出三大批判,如果没有康德,也不会产生黑格尔、马克思、尼采以及后世哲学家,这一点必须要明确。
看经典书籍,看死人的书,也是一直坚持的,不是为了自立高尚或标榜深刻,而是经典确能加深人的思维能力,确是代表作者那个时代人类思想的最高水平,这些书里的养分大大高于一般流行的书。我还是坚持认为,读十本流行书籍不如读一本经典书籍。
哲学离现实很远吗?越读越发现哲学就在身边,并不是高高在上不可企及的东西。黑格尔确实难读,但并不是不可懂,有些章节费劲,有些章节确也轻松,因为再深的思考再诘屈的语句都要表达现实,或者说不能距离现实太远,如果完全和现实莫不相干,这样的哲学肯定没有生命力,也不可能成为经典,任何流传下来的在哲学史上有名的哲学家都在解释现实或改造现实上做过适合那个时代的思考。
读书让人超越现实,有人说,坚持读书是因为对现实还不满意,还在寻求另一种生活方式。可能人只要活着,就会对现实有不满,这是普遍的。读书是一种乐趣,自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在不断阅读中增加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理解,增加这些理解有什么作用?可能没有直接的作用,它的作用是总的,是隐含的,让人更容易看清问题所在,更容易开阔自己,不纠结,不丧气,让人平静地对待一切。
说是阅读能让人平静的对待一切,其实也不对,真正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内心是否平静,才能检验阅读是否起到作用。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凡人,明白道理未必真能遇事不起波澜,内心焦躁也是常事,只不过阅读着能很快调整心灵,不让自己常时间在其中煎熬,这是能够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