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那个象牙塔出来后,我看到了这个社会的千百种姿态,或善良,或丑陋,或温情,或冷漠,呵呵,我一直以为只要我保持初心就可以和以前一样,我在心里也觉得我的朋友们也是这样。其实不然,身份的转变,责任的增减,经历的积累等等,一切的变迁,导致了差距的产生,以前我们在一个起跑线上,但是不一样的经历,首先改变的是我们对事对物的看法。看着身边的朋友同学为了生活而妥协,为了平稳而放弃追逐,听着他们口中的“与其像你一样在大城市一个月五六千,我宁愿在小县城里一个月两三千”,“你当然不着急了,你家里又不要你操心养家,我这可是有家庭重担傍身的人啊”,“其实我觉得吧,没钱没资本没头脑就不要想着出去闯闯,根本没必要,我现在想要的就在平稳的生活”,“像我们这种农村的孩子是没办法在大城市里立足的,起跑线都比别人短了不止一两节,你还是安安稳稳跟我一样在这县城里找份安稳的工作吧”,我突然觉得,人的一生还那么长,你们怎么可以就这样放纵了自己呢,这世间还有千万件事等我去经历,去体验,我们怎么可以忍心劝自己“忍忍吧,放弃吧,算了吧,就这样吧,不要作了吧”呢?你确定我在度过了大学生活后还会甘于平庸吗?有本书说,最可怕的是你不求上进还安慰自己平庸可贵。我突然意识到,教育的影响力量是多么的可怕,至少我在一线城市里读大学所接触的人事物让我明白,社会它公平,也不公平。农村孩子在起跑线矮了别人一节,但是你却可以凭借高考接触到另一个世界,或者说加入另一种生活圈子,在这个圈子里,又都是公平的了,资源共享,机会良多,而你的努力决定了你的层次所能达到的高度。在这个城市里,没人会看你是农村还是城市,大家看中的,只是你的学历,才智,人脉,手腕,为人处世,接人待物。不知道哪里看的,好像是说,你读的书越多,你见到的事物越多,你越明白自己了解的浅薄,越明白自己的渺小。我在明白了自己的渺小后却不由得想要发光发热。有一本书里的原话记不清了,大意说人这一生啊,其实大都一个样,在接受死亡来临的前一刻,我们都要努力的活着,这样在临死前回忆起自己这一生,并不是碌碌无为,不是平淡无味,至少我们经历的事情与其他人不一样。而且,我已经从那个县城走出来了,就没有可能再走回头路了,我不仅为了我自己,更是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够比我少奋斗那么年月。所以,一个人所接受的教育,读过的书都再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她的思维逻辑方式。腹有诗书气自华,很深刻的道理,只有你真正面对时你才会发觉,原来你们的差距有多大。
差距的来源在哪里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