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朋友大多清汤寡水。
可能在我眼中那些会真挚地陪我走过漫长岁月的人最后要么分道扬镳要么日渐疏远要么无可厚非地为了给爱情分配更多时间而缩减朋友相聚的时间。
所以最后发现,自己才是自己最坚实的依靠,没有人可以替代。父母会有走的那一天,恋人会有分手的那一天,朋友会有疏远的那一天。
也许你会说,真正的友谊不需要太频繁地联系,是的,不需要,就在我伤心难过的时候义无反顾地来我身边陪陪我就好。就怕一个电话打过去,得到的回复永远都是你不忍打搅的状况。
在我心中,对朋友的界定,除了志趣相投以外,更重要的是:陪伴。没有陪伴的友谊是虚无的,有一大堆可以探讨各种人生哲理的朋友,但却没有一个你会在下雨天叫他来送伞的好朋友。
2、亲情更多是一种联系。
长大以后,要读书,要工作,要离开家,离开父母。
每年和同学,同事待的时间远比和父母亲待得时间长,小时候是我依赖父母,长大后是父母依赖我。
其实和父母也没什么话好讲,母亲带我去看牙医门诊,在外面等的一个多小时,我们俩愣是没讲几句话,我深深地意识到,亲情就是平日里我在外面跟父母的电话联系,没有生活在一起的我们,有时候真的没有共同话题。我在外面的时候,爸妈可以问我吃穿住行,但是我回家了,就没得问了……
3、眼见未必为实。
年轻的我总是很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判断。然后,我就在相信自己这方面栽了无数个跟头。
总是被社会上的许多事物欺骗,蒙蔽。这个世界很复杂,太复杂了。世界观的更新远比不上世界的变化。真真假假。相信自己的眼睛远远不够,要用心去体会才足够。
4、对错没有那么绝对。
人生不是既定答案的判断题,没有绝对的对错。
小时候以为妈妈说的就是对的,后来发现,妈妈也会做些无伤大雅的错事。
我总会在爸妈有争执的时候充当正义的法官。回头想想,我有什么立场?我甚至没有资格去说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因为他们的初衷都是为了我们这个家好。
所以稚嫩的我总把对错挂在嘴边是件多么幼稚的事情。
以上,来自于一个像图少女的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