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看一本书叫做《你害怕什么?》
因为我的生活中负面情绪恐惧是占了最大一头的,所以我仔细地研读这本书。
书中分析我们思维中的恐惧有一个运转模式,叫做恐惧之轮。然后它会形成一个过滤器,把不恐惧的信息过滤掉,专门留下那些让我们恐惧的证据来证实我们的恐惧。
然后我想了一下,我的恐惧之轮扣动它的板机是什么。发现几乎全部和我父母和我说的话做的事有关系。
比如我每次在向人提需求的时候,心里会非常的紧张,心提到嗓子眼,然后会心跳加速,冒汗,因为我父母对待我提需求这件事很不高兴,贬低责骂,甚至叫我压制下去,我觉得他们甚至想让我变成一个无欲无求的人,然后我就会觉得提需求是很不好的事情。
我会把父母的话和反应到做圣旨,然后带着我的恐惧过滤器去捕捉和别人相处时别人拒绝我打击我让我不要提需求的信息,哪怕不是那个意思我都会自动往那个上面靠,我会自动翻译成别人不喜欢我提需要,而且我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次和父母之外的人提需要被满足,我都自动过滤掉了,我的脑子里还是会深深的记得那一次次跟父母提需要表达情感时候被拒绝的痛苦体验。
为什么我们成年以后明明有那么多次提需求被别人满足的经历,但是我却还是每次提需求的时候紧张到不行呢?
我觉得还是觉得自己是不被爱的,是不值得被满足的这种低价值感在作祟。为什么?因为父母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们在父母面前就是最真实的毫无防备的自己,会向他们全然地敞开自己,可是他们却无情的打击自己,一次又一次,这就形成了创伤,就好像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草绳,一样的道理,这种创伤就好像被蛇咬了一口,鲜明而又疼痛的记忆。
所以后面就算有再多次需要被满足,总觉得是运气,或者是不走心的,还是不能从内心就肯定自己是值得被满足的,那么现在反推一下,为什么被父母拒绝就觉得是自己的问题呢?就不能是父母的问题吗?父母也是普通人啊,和平时在生活中会拒绝我们的人一样啊,他们拒绝我们的时候,我们没有那么强烈的情感反应吧,那怎么父母拒绝我们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自我价值感底下的问题呢?
父母拒绝我们可能是因为他无力顾及我们,或者是他不会表达爱,因为他也没有被爱过,或者是他有自己的原因,或者是他们是自私的,不想为我们付出,这些原因和我们是不可爱的,不值得被爱的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知道吗?
我们思维也许错就错在忘记了父母也是平凡的人类,也会有人性。
所以下次我们再遇上我们恐惧去做的那件事,比如害怕被拒绝的时候,很可能又会触发我们小时候被父母拒绝的伤痛,那种伤痛是一种来自记忆深处的情绪,那种无助,焦虑,恐惧,羞耻,只有把源头的水源清除毒素,往下流的水才没有毒,我们只有想明白,我们被拒绝不是因为我们不好,那种羞辱感,耻辱感才会缓解,别人如果再可能拒绝我们的时候我们能越来越好的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