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说,你与世界的关系就是与自己的关系。
你是什么样的人,期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和他人的关系,你期望怎样被看待,怎样被接受,他人以哪种方式看待你,“你”如何影响他人之间的关系等等。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看”、“见”自己,提升“看”、“见”他人的能力,看到幸福。
首先,借智见慧看见差异,走出差异造成的关系中的难受与忍受。然后,从心深处接纳差异,尊重差异,欣赏差异,享受差异,让自己更加成熟,有魅力。
识人识己,目的是成长自己,注意力聚焦在自己内心的力量与成长上。
人生而不同,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比如亲密的夫妻之间,开始一起生活时总有矛盾,“碰撞”。后来渐渐了解,达成共识,开始不断接纳,和解。
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妻子给丈夫打电话,交代家里没有蔬菜了,回家路上买些菜回来。
丈夫问,要什么菜?
妻子说,随便什么,看着买。
丈夫问,到底买什么?
妻子不耐烦:两根葱,一块豆腐,其它看着买。
丈夫回到家,妻子看到丈夫只买了两棵葱,一块豆腐回来。
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对话看到人的差异。妻子偏好于直觉,想象力,联想到相关的炒菜配菜。而丈夫注重感觉,实际的、具体的。
再如俩人吵架,有的人关注目标和事情,认为只要能做完、达到目标,即使超过架后也能跟人继续交往交流。他们的内逻辑是,本来人和人观点不同,吵架时已经表达出来了,最后目标达成,大家认可目标。而有的人,即使事情最后也做完了,仍然感觉“事儿没完”,感觉“情绪上没完,没有被理解到”,心里不舒服,心情不爽。
每个人都美好,每个人都不完美。只有看见他人与自己的不同,接受彼此间的差异,不完美也可以一起享受美好。
透过行为看内在。
对于想的多做得少的人,想的多模式背后隐藏的是追求完美的偏好。当看见“想的多”的偏好,将思考的能量转化为“做”事,只要想到什么就赶紧行动,在做事中思考才是王道。才可以打破“梦里走了千里路,醒来依旧在床上”。
看到“批判的”偏好,对头脑喊“停”,知止。冷静下来,从大脑到心,一个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问自己:我怎么了、我担心什么、我期待什么、我想要的是什么,我怕什么。只有听到自己的内在需要,才能真正看见他人的内在需要。
走出情绪化的模式。对于善于感知、调动自己和他人情绪情感的人,情绪的感染力和渲染力是其偏好,但也是容易受情绪感染带跑的人。应对一,看见自己的情绪偏好,学会区分情绪属于谁。分清是对方的还是自己的情绪,是自己的情绪被对方撞击出来了,还是陷入别人的情绪和情境里,也就是说被卷入了。如果是对方的,选择允许与接纳,现在自己不卷入;是自己的,则向内找原因。如果触动了情绪机关一时不容许反思,先选择把情绪隔离,等冷静下来再处理(找人倾诉或写出来),对自己的情绪,不评判、不指责,宽容与接纳。应对二,从对人对事,回到目标,你想要什么。
走出自责/抱怨的模式。应对一,看见偏好,改变习惯性模式。自责的人属于内归因模式,先把自己从情绪事件中抽离出来,静下来后,一步步梳理,看看哪些属于外部原因,哪些是自己造成的。是自己的原因,承担起来。若不是不纠结,不过多承担,不过度卷入。
走出纠错批评的模式。看见挑错模式的背后心里意图是希望对方好,而语言模式是“如果你不怎么怎么样,你/事情就会更糟”。内心意图是,希望事情更好,对方更好。输出的语言时是批评模式,所谓刀子嘴豆腐心。既然心是豆腐,吐出的也要是豆腐,而非是刀子。
看到自己较真儿模式,可以尝试允许有其他可能性,允许事情是动态变化的。当争执要发生的时候,喊停,多问句:有没有其它可能,有没有其它角度。慢慢走出偏好。
看见自己,看见自己的偏好和行为模式。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提升自己的觉察里力,接纳自己,成长自己。识别自己的内偏好,慢慢停止陈旧低效的“惹祸”程序,看见惯性路径,跳出惯性轨道才能转变生命轨道,承担起主动塑造和改变自己人生的责任。
看见自己,看见彼此的差异,不较劲,不比较,以人为镜,回到自身,成长自己。
看见自己,看到他人,让美好从心流溢而出,让真正的爱在生命间流淌,让美与爱的声音自生命的底部流动,让我们稳稳地稳稳地触摸幸福,让笑容如阳光般灿烂如花一般绽放,让美好、希望、爱在宇宙间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