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咨询师是如何工作的
这一章内容老师介绍了咨询师开展咨询的流程,从建立关系开始入手,跟来访者澄清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最后结束咨询。无论是心理咨询还是生涯咨询,都适用这个流程。
读完这章内容,让我对生涯咨询有了一个系统的完整的认识。刚好前段在贾老师的QQ群课上,贾老师刚把这部分内容进行了串讲,今天又来读这章内容,结合起来,让我加深了认识,不再是以往对咨询懵懂的状态,可以跟着这个流程来进行案例梳理,尝试对自己遇到的问题,按照正规的咨询给自己进行梳理,虽然还达不到真正意义的生涯咨询,但是因为有了咨询师的视角,和那些配套的理论,内心更多了一份力量,也没有那么强烈的代入感。
咨询师工作流程包括五步分:
第一步:建立关系。就是双方要做一些约定,比如咨询的时间、地点和谈话内容,还有权利、义务和责任等,这里涉及到保密原则,彼此信任,尊重,达成咨询合作关系,利于咨询工作的进行。
通常,咨询前来访者要填写《咨询信息收纳表》,签署《知情同意书》等文件,正式咨询前10-15分钟,咨询师会跟来访者确认做好共同工作的准备。
我的解读——咨询前,来访者填写《咨询信息收纳表》,签署《知情同意书》等文件,一方面是让方便咨询师收集来访者的咨询和问题,为咨询做准备;另一方面,《知情同意书》的签订,表明来访者乐意跟咨询师合作,共同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就像是一个启动按钮一样,意味着合作的开始,也标志着来访者乐意真正解决自己的问题。万事开头难,这个,就是那个开头。
现实生活中,经常会有人来跟我聊天,其实,那就只是一个聊天,不是真正的咨询。因为,对方既没有填写表格,也没有签字文件,更多的情绪的宣泄,或者看起来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际是想找个听众而已。没有系统学习生涯规划之前,我每次都企图按照自己理解的思路,去给对方进行梳理,自己觉得那很像是个咨询。最初,我会倾听,然后,就会要修正对方的认知。再后来,我可能会用自己的例子,后来听课知道,这种办法其实是不可取的。
在接触到一点叙事之后,我知道,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他们都有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别人的问题是他自己的,不是我的。然后,我遇到跟我聊困惑的人,就不那么快的去修正人家的,也不会有那么强烈的代入感,而是期望可以一点点去梳理,结果对方在聊天中,不断的顺着自己的思路,跟我分享各种细节。我却在对话中,不断的植入自己的思维,然后发现,这种对话,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除非对方真的是有点冰雪,不然,我真的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其实,也许人家觉得我不冰雪吧?
贾老师说,别人家一找你聊一下困惑苦恼,你就想给人家咨询,要搞清楚状态,人家可能只是发泄一下,你就跟着听听就好。想到这句话,我对可以在看到别人苦恼的那瞬间,积极暂停,只是在自己脑袋里想一想,然后,不冲动地去出谋划策。毕竟,人家还没找你,那就不构成一个生育咨询,我顶多是个旁观者。
第二步:澄清问题。老师说,这个环节特别重要,如果能够很好澄清问题,也就基本完成了咨询。
澄清问题,就等同于医生的“望闻问切”,找到来访者的核心问题,即:病因。这就需要咨询师,能够从来访者提供的信息中,排查和评估,确定要解决哪些问题,再选择从哪个先入手。
我的解读——跟来访者澄清问题,这个环节特别重要。在跟来访者的交流中,一方面需要倾听来访者的表达,可以方便了解对方的信息,筛选出问题;另一个方面,又不能只由着来访者滔滔不绝,尤其是过多情绪宣泄, 不能被来访者牵着鼻子走。也就是说,咨询师要能掌控话语权,可以随时把来访者来回来。
在澄清问题这个环节,咨询师的作用很大。来访者如果很清楚自己的问题,比如在两个选项之间做决策,那咨询就相对容易一些,直接套用理论。更多的时候,来访者自己内心处于混乱或者纠结状态,也就是说,他其实不是特别清楚自己的当下,没有选项的想做决策,或者以为自己可以做选择,其实是先处理前一个环节。
有次,有个家长跟我聊天,说孩子大学后是出国读研还是考研,有点犹豫。我当时还没学生涯规划的课程,按照我的想法跟她聊的,后来发现孩子当下的任务是先毕业,然后再考虑其他的。
这个澄清问题,回到我自己的身上,我觉得自己内在也有一些纠结,所以,在生涯学习中,也不断在自己身上进行应用。会问自己当下想要解决的问题,多次澄清,然后去解决。如果一直澄清,问题就一直在,还会混淆在一起。这也是我学习生涯的一大收获。
第三步:分析问题。生涯咨询中所谓的分析问题,不全是我们生活中以为的那个分析问题。
生涯咨询的这个分析问题,要用到各种生涯理论,对核心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不同的生涯理论,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同,提供的解释也不同。这里需要跟来访者沟通,需要用对方能够认同的理论,进行分析。
我的解读——我们通常说的分析问题,就是会问,你为什么会这样啊,我们总会想找到那个原因,我们以为找到原因了,就一定能够解决。其实,未必如此。因为,很多时候,造成问题产生的那个原因,其实是我们内在的认知,而我们所谓的原因,常常是我们以为的外因。当我们总以为是外因导致问题发生,我们就不会想到要修正自己内在的认知,也就无法解决问题。
第四步:解决问题。不同的理论流派,提供了不同的问题干扰技术。没有万能的技术,只有最适合的技术。
比如,第5章里 所谓应变,清楚自己的角色,接纳还是选择离开,这些就是应用到具体理论之后,来访者可以采取的解决方法。
第五步:结束咨询。老师说,咨询关系是一种非常纯粹的、特殊的人际关系。这咨询这个特殊阶段,咨询师成为来访者的“重要他人”,做好咨询结束,是整个咨询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个环节,咨询师不仅要帮助来访者做总结概括,进一步明确行动计划,还要尽可能降低因为分离而带来的不良影响。
我的解读——咨询关系,因为咨询而存在,也会因为咨询结束而结束,两个人回归到原本各自的生活中,咨询师需要忘记自己咨询师的身份,也就等于忘记曾经有过相遇,除非他们会再次相遇,再重新建立咨询关系。这也涉及到咨询师的保密原则。做好跟来访者的分离,不让来访者过度依赖自己,也不让自己过渡 牵挂来访者。
我的疑惑——咨询师,跟来访者,能成为朋友么?我知道的,有的病人跟医生成为了朋友。
生涯咨询的理论——
特质-因素论:匹配——尽量找匹配(个人特质、现实条件)
生涯发展理论:平衡——角色平衡;阶段论——韬光养晦
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适应——干一行,爱一行(提高能力,降低期待)
社会学习理论:学习——开放心态,拥抱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