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爱不等于溺爱,所以,妈妈可以宠孩子,但是不能溺爱。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物质上,更多的是精神上,唯有精神上的爱才是永恒的。在精神上忽略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情感和人格缺乏应用的尊重,这样就很难让孩子体会到妈妈的无私的爱。
前几天在一场读书会上,有人分享说孩子十五岁前,要让他们把能犯的错都犯了,因为这个时候对所犯的错误还有机会改正,这个时候犯错,家长还有机会给兜底。所以,家长在十五岁前,不要担心孩子会犯错,不要过分溺爱和保护。
过渡保护会引发孩子的“母源病”,会对孩子在心里、行为上产生极大伤害。所以,为了孩子自立,妈妈请藏起一半爱,适当做个“懒”妈妈,把一些事情交给孩子,该放手时就放手。你要相信孩子是有能力可以做到任何事。前几天,我因为临时开会,把孩子托付给老师,老师把孩子送出地铁站的时候,孩子的奶奶还没有到,他便自己独自回家,当时天已经黑了,但是他还可以独自回家。所以,我们要相信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