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的来说,这本书并没有完全读完,并不是因为时间不充裕,也不是因为书中内容拖沓,原因在于都是通过口述的方式来讲述“赛金花”的一生,但三个版本很多细节并不相同,也无从考证,只能说大部分是相同的。如果只是想粗略的看看“赛金花”的一生,可以考虑读读看,但如果想多了解一些“赛金花”的传奇故事,那还是算了吧。
赛金花本姓赵,乳名云彩,生长在姑苏,家境一般,生性活泼开朗,礼节全懂,也十分会款待人。最爱的吃食为“状元饭”(红苋菜加猪油拌饭),便有人说道,将来必定嫁个状元。没想到的是事实果真如此,首嫁洪钧(洪状元)。
十三岁时(大概年龄,无法具体考证时间,年龄是个迷)就去做了“清倌人”。怕给家里出丑,又取个吉利,变把姓氏改成富,名字仍用彩云,结果被人们讹传为“傅”。原本只是好奇贪玩,之后就变成贴补家用,幸好遇到了洪钧,跟随丈夫出使欧洲,有的版本说在去往德国的路上,赛金花就已经怀孕,因为路途疲惫,饮食不佳,登岸不就便小产一胎。
由于瓦德西将军与洪先生是好友,故而赛金花和瓦德西将军也是很熟络的。有传闻说道俩人是在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认识的,可惜时间不准确,事件也不能被推敲,尤其是说和将军夜夜笙歌,天天跳舞,裹着三寸金莲的女子天天跳舞,可想而知金莲怎么受得了。书中记载,在她十七岁的那年,生了一个女儿,取名叫“德官”,此时的洪先生与三金花并没有回国,依旧在德国生活着。
除了去过德国,还到过奥国、荷兰和俄国。期满归国的之后,又小产一对双胞胎。原以为生活开始平淡下去,没想到不就洪先生生病去世,享寿五十五岁。洪先生在世的时候说过:“彩云,我年纪已过,恐难与你共偕白首,万一我不幸离你而去,我一定拨一笔款子,做你的养老费”。庆幸的是,洪先生没有食言,果真给了她五万两银子,可惜被洪先生的族弟洪銮吞没。洪先生走后,赛金花就回到了苏州,原本想把女儿一并带走,但洪家强要留下,只好带着遗腹子离去,次年正月,洪先生的遗腹子出世,活了十一个月,便夭亡了。
生活来源的切断,迫使赛金花重返风尘,故此改名为“赛二爷”的称号,设立金花班。就是因为在天津结识一位朋友的朋友,“卢玉舫”年长赛金花二两,因此人们称赛金花为“赛二爷”。联军入京的时候,义和团以为洋人的炮火为邪术,就搜集各种污秽的东西,用来赶走联军,只可惜没有任何用处。在这个落魄的时间段,赛金花与瓦德西将军重逢了,并且帮助将军筹集军粮,毕竟“赛二爷”的名声还是很响亮的,通过坠马事件就能看出,众多好友送来药材安慰,望君早日康复。
因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遇害,德军很是怨恨中国,尤其是慈禧太后。迫于政治的压力,赛金花自告奋勇,想要与公使太太聊聊,最终以为克林德建立牌坊才得以解决,并且举行过一个盛大的纪念会,同时邀请赛金花去参加,并留有照片。
生活还要继续,赛金花再次招兵买马,没想到招到了“凤铃(灵)”,故事再次出现了转折点,风铃(灵)吞噬鸦片身亡,洪先生的几位老友(陆润庠、孙家鼐)联合起来找茬,想要解散金花班,强迫她回老籍。赛金花在刑部认识新的朋友,出来后发现自己真的是身无分文,带着老母回到上海,再次拾得就业。结识魏先生(名斯炅),赛金花四十五岁时,二人在上海新旅社举行婚礼,好日子就正式开始了,无论是对她,还是对她母亲,都是无微不至的照顾,天不遂人愿,老母先行离世,同年,魏先生因冷水浇,激着了,便离去。只剩下赛金花一人,魏先生走了,家里人也常常龃龉,赛金花就带着顾妈一同离去,知道晚年,享年七十三岁,死于北京。
赛金花的一生可谓是命运多舛,跌宕起伏。无法认真的去评价她在风尘里的过往,也无法去恭维她的自告奋勇,唯一能学习的是,不抱怨现状,直面当下,哪怕再多的困难,也终究会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