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体验确切表达方式是“击中”,在心理层面上, 这种“击中”不亚于闪电轰向大地时的震颤,流星划过天际时的闪亮。宗教与迷信无关,迷者,迷失方向,迷失自己,而皈依某一宗教的人,都是因为精神人格内省的需要。然而很多人因信而迷,最后陷于迷信境地,其实任何一种信仰落到痴迷的地步,都是迷信。
真正宗教的境界是什么呢?这种境界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达到的。王国维说做学问者有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最高境界关键在于一个“悟”字。哲学大师冯友兰的《人生的境界》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其最高境界在于“超越小我”“本我”和“自我”,从而走向“超我”。
就宗教境界来说,能坦然面对痛苦,甚至看透死亡,说明他已经达到宗教的境界了。但很多人能看透死却未必能看透生,能看透苦难却看不透幸福,所以才会有经历九死一生但看不破权力名利的人。危难落魄、身陷囹圄时想着皈依佛门,这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由于各种艰难不幸,种种失意彷徨而走入宗教,也许他只是寻找一种心理安慰,或者拉一根拯救自己的“救命稻草”,以此来超脱苦难,艰难地活下去而已,而一旦世俗幸福再次光临,看似虔诚的他又或会投入声色犬马、混入名利场中,而把他的佛或者神忘得一干二净。
宗教境界之最高境界什么呢?顿悟也好,超我也罢,其实一个人看尽红尘万象,不迷恋执着于此,不为名利声色所缚,可以冷眼旁观,“画外人看画中人”,获得“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彻悟,才能达到宗教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不是简单的“四大皆空”,而是所谓的“处相而不住相,对境而不生境”,是一种对红尘和此生的俯瞰,是居高临下,一切尽在法眼中的大智慧。当我们遇到生活中的种种事情,睁开藏在自己内心和灵魂的第三只眼睛,时时提醒自己,保持一份般若,一份觉知的冷静与清醒,降服内心乱舞的群魔,涵养自己的浩然之气,万物入心,万物不侵,自由主宰,得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