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如果父母现实生活中带着负面情绪靠近孩子,即使我们什么都不说,孩子也能够觉察到我们的情绪,从而表现出非常困惑、紧张、烦躁的情绪。
如果这些负面情绪不能很好的处理,随着长大,理性思维会占上风,对情绪的感受性就会下降,自己和别人的情绪就会失去觉察,慢慢就会对什么事情都特别漠然。
觉察异常
家长避免不了会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甚至有时会表现出身体的不舒服,我们就要对自己的情绪有个觉察,做个深呼吸,让身体放松,来感受到自己情绪,识别出引发情绪产生的导火索。
允许、接纳情绪的产生
识别出情绪时,让我们跟自己的情绪共同在当下安全的环境中呆一会,在这样安静的环境中是没有批评指责的,这也就让我们的内心去允许情绪的产生,在接纳自己的情绪,在告诉身体你是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的。
情绪流动
当我们给自己一个允许、接纳情绪的产生后,情绪也就慢慢的流淌起来,我们就能去感受情绪背后的意义,去看看体会它想告诉我们什么,有什么渴望。
付诸行动
当我们体会、了解了情绪背后的意义时,我们也就知道自己要怎么做了,我们就可以随时去调整付诸行动。
我们每一次对自己情绪的觉察、接纳、思考、体验,都是一次与孩子进行言传与身教的体现,既能相机而教又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自己处理自己的情绪。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