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山河令由小说天涯客改编而成,改编剧情和细节实在深得我心。如此令人沉醉的剧本,编剧是如何进行二次创作的呢?
01 背景
编剧用现代视角写新武侠,重新塑造整个武侠世界,新武侠世界一定要有侠,一定要有肝胆相照,要有对人性和社会规则的思考。
过去的武侠,主角都身在其中。山河令主角却以一个旁观者,布局者乃至收局者的身份审视整个江湖。这种角度也让读者从周温眼里以全新视角重新审视小时候读过的经典故事。
山河里的江湖,分成三块,一块是人间势力,包括五湖盟为首的江湖正派;华山派、泰山派等组成的五岳派;曾经辉煌一时的四季山庄;还有一些零散的江湖散人组成的帮派势力,比如丐帮和桃红绿柳、封小封高山奴,藏在江湖幕后的刺客毒蝎势力等等,这些共同组成了一个人间世界。
另一块就是以鬼谷谷主温客行为代表的鬼蜮之地鬼谷,而鬼谷里各个魑魅魍魉又拉帮结派、明争暗斗,组成鬼蜮的江湖。
此外还有世外高人、不问世事的长明山白衣剑仙;淡出江湖归隐山林的安吉四贤;朝廷势力则提及到野心勃勃的晋王及其鹰爪天窗势力;淡出宫廷斗争远赴南疆的前王爷七爷。
山河令所展现的武侠世界十分丰富多元和错综复杂,对角色的定位也跳脱出了善恶美丑的定义,每个角色都参与到江湖之事,每个人都是施暴者,也都是受害者;同时各个帮派、各个人物之间各怀目的、明争暗斗,纷纷做局,又局中有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千丝万缕的故事脉络,整个构成了一个气势庞大的江湖。
在展示了一个宏大江湖的基础之上,山河令故事的精神内核同样是突破性的,它不是金庸武侠的爱恨情仇、家仇国恨,而是一个关于沉沦和救赎、摧毁和重建的故事。这样的设定与当代年轻人关注个人内在,探索内在的内核相符合。
02 人物
描述人物的角度,从心理学角度建设了人物小传,做深入的剖析。剧中个人情感做主要的支点时,第一步确定了他的依恋类型,然后设计和补充这个人物的教育背景、经历和前史。
例如温客行这个人物,从小缺少关爱与正义,周子舒的出现填补这一块。在周子舒身上看到了光,普欲度脱一切众生的大爱之光。这束光奠定他的依恋关系。再倒写他的生长环境与教育背景,以及年幼遭遇形成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父母在他心中的作用。
心理学理论中关于人格分类研究的理论,不同依恋模式的人如何认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如何认知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如何修复情感创伤。需要作者在这个理论基础上按图索骥,按照个人的经历和生活积累去设计台词和事件。
举个例子,周温二人的相见恨晚就是严格按照悲伤理论去设定的。第一步是否认,第二步是愤怒,第三步是沮丧,第四步是协商,然后是接受。有了这个理论基础,再去做拆分人物设计支线,会变得容易。也会让剧情由浅及深,让大家觉得真实。因为现实生活中大家就是这么面对悲伤,修复自己的精神创伤的。
03 台词
《山河令》中的台词也是颇具文化内涵。不仅遣词造句十分文雅,并且多用诗文典故。就连赤裸裸的表白也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
剧中周子舒拿了镜湖山庄张成岭的拜帖,准备渡船前往,岸边的温客行相送时说了这句:“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相传这是东晋时期王献之写给爱妾的一首诗。当时秦淮河水面宽广,桃叶渡河处水流湍急,桃叶每次上船时,心中十分害怕,王献之为了安慰她,便作了这样一首诗。
温客行追随周子舒来到镜湖山庄,两人一番切磋之下难分伯仲。温客行见识到周子舒的九宫流云步之后,便软下身段夸赞其步法,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正所谓不打不相识,随后便又以美酒相邀。
关于曹植的《洛神赋》大家并不陌生,其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不知道被多少人用烂了。而剧中,温客行用来夸赞周子舒步法精妙的正是借鉴“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这句。其含义为“她隐隐约约的样子好像云彩轻轻地遮住月亮,形象飘荡不定如流风吹起了回旋的雪花。”这本是曹植用来赞美洛神的,温客行用它来夸赞周子舒,可见这张嘴有多会说。周子舒也是有着文化底蕴之人,自是能听出个中赞美之词。
背景、人物和台词,组成一出精彩的新武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