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曹林先生《时评写作十讲》笔记
读完了这本书收获还是颇多的,所以想来想去还是写点什么。总结一下一些可以操作的东西,加深一下自己的印象。
当然写下来,还是因为目前高中习作里有这么一种材料作文。说不定指导写作的时候能够用上。(实用主义又想抬头了,见谅)
要对时事有洞察力,对一事有洞见,自然需日日修炼,并非看这一本书就可以习得的。
一
小结一下,写好时评需要哪些基本素质:
1.就要多读书,并有问题意识。
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知识储备,在读书中形成自己的问题意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写出一首好文章,自然要多读书。这个道理似乎地球人都知道,所不同的就是执行力不同罢了。
那,何谓“问题意识”?作者是这么说的,他说:“就是因为研究和了解某个社会而对相关问题有许多自己的想法、困惑和答案。”正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对某一件事情要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有自洽的逻辑。所以非要多读书不可。有了输入才有可能输出。
其实高中生写作文也是如此。很多孩子写作文的时候总是反应没有素材可写,从平时的文章也可以看出他们那贫瘠的素材库。库存里几乎都是那些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人物,以及无法考证是否是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似是而非的故事。
2.自然是要多写。
曾经参加过一个研讨会。现场有人问教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台上的教授说有,就是写!一直写!而此本书里曹林先生也是这么说的:“心中对一个事情有想法的时候就把它写出来,看到一条新闻,有表达冲动的时候,就把自己的思路整理好写出来,不要偷懒,只是想一想,那想法稍纵即逝,不要怕写,写多了就写顺了,养成了表达的习惯,掌握了写作的技巧,文章就会越写越顺,越写越好。”信然!
3.多看新闻。
对待“新闻”,有一小部分人会嗤之以鼻,认为那是包装后的艺术品,做不得真。此类人可以避开此条。
多看新闻,这自然是说要多接触新鲜的事物,多接触时事。对新发生的事物保持一种敏感性。现在的新闻和时评都是并存的。所以当看到一则新闻的时候,要时刻去思考“如果让我来评价这则新闻,我会如何评价这几件事儿,有没有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去参考别人的时评。从而提升自己的观察力以及思维的深度。
二
很赞成作者的这个观点:要培养一个爱好。
其实这一点每个人应该都清楚,所谓爱好,其实可以理解为兴趣所致,但是如果说真的把兴趣培养成爱好,还有一种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不管多远都值得去找,正如曹林先生所说,让自己的心灵在“饭碗”之外有处安放。人嘛,除了柴米油盐酱醋茶,还要有诗和远方。
三
写时评需要注意哪些?
1.观点要鲜明。要高效,少废话。自然论点是要开篇提出的,最迟第2段也要明确的表达出来,所谓的高效少废话,就是尽量的少使用修辞和铺陈,因为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表达某种情绪,渲染某种情感而无助于说理。(自然这里说是尽量少用,并非不用,要把握好一个度)新闻结束自然要和开头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接。这多像平时指导学生写作的框框。
2.选材的时候要与时代结合起来。所选题应该是“有活力”、“有呼吸”的。选这个时代中许多人关注的问题。以便能更好地推动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自然很多问题最终总是指向深入,指向大的层面。但是要小角度切入,不要入手就写“政治、经济、体制”这类大问题,太空洞不容易理解,要从较小的生活中出现的现象,也就是我们常用的“以小见大”。
3.如何确定观点。至于作者所从事件中得出的观点,如何判断是非,作者在这本书里列举了5种是非观念。但我觉得只有一个人思想深刻了,才可以真正地透过纷繁的世件洞察到故事底层的逻辑。所有的方法论都建立在这之上。不过,在这5种是非观念里,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完整的是非”,我们看问题不能断章取义。比如说一个出租车司机为了救人闯红灯事件。在整件事情中,他的某一个环节如果截取出来看会有点“过火”,但是放在整个事件中,在当时的那种选择中必须如此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断章取义的去批判他所做的那个环节,而是放在整个事件中去评论。
“深浅的是非”则是在一个事件的纵向层面上,在涉及的现象与本质,直接与间接,浅层与深层,个人与制度的对比中做是非判断。这个更需要评论人的更高素养。
最后要值得警惕的是,不要用理想的状态去要求现实不可能达到的目标,也即是作者所提出来的“现实的是非”。这其实也就是应然和实然的关系。比如现在很多人对我国教育提出高要求。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如何如何,可是观察到我们国的国情以及目前整个社会现状,当真真能够实现如他们所说的标准吗?恐怕不现实吧?
四
关于评论的思维。
这一部分内容里作者谈到了应该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并且指出了不应该用哪种思维方式。我个人觉得比较重要的是批判性思维,经验思维和练习思维。
首先说一下批判性思维。何谓批判性思维?作者说就是当面对一件事物时,不用欣赏赞美,鼓吹较好之类的眼光和角度,而是保持一种怀疑秩序,审视揭露和批评的视角。一是当前即使看起来是好事,也当以质疑为先,而不是忙不迭的去叫好。
“一种再完美的善,他也可能隐含着某种问题,他可能在个案上满足人们的某种道德感,符合人们的直观感觉,却不符合普遍的正义价值,正义优先于善,时评家这是要突破那种浅层的道德感和廉价的同情,而选择追求一种更深层、更普遍的正义。”
除了批判思维之外,要数经验思维了。“时评家需要沉浮于现实的逻辑和经验的知识,而不是进行纯粹的理论推导和抽象的逻辑推理。其实对于高中生的写作应该也是类似的。”需要针对具体的事件进行分析,就事论事,就事说理,而不是抽象的谈一些空洞的理论。
联系思维。最考察一个人的知识的深度以及对事件的洞察力。或许不同的事件之间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一件小事可以洞察一个时代。正所谓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
其实在这本书里谈论最多的还有一个词就是“理性”。
那何谓理性呢?作者是这样解释的,理性就是讲理,讲什么理呢,这个理很大程度上并非一个结果,而是一个推理和论证的过程是以普遍接受的逻辑和公共认同的价值为基础做出一个判断。作者认为理性起码得有三个层次,其一是方法论上的,首先要符合逻辑,其二是价值论上的要符合普世公认的价值。所谓普世价值就是普世超越文明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分歧,而普遍认同的那些底线性的价值。理性的最后一个层次是责任论上,不能只顾自说自话。
这本书里所涉及的新闻时评的作者应该具备的素养,我觉得高中生在时评作文的时候,应该也有相同的要求。要用理性说话,符合逻辑,符合普世公认的价值,符合责任论。
可是一直到最后,我还是有那么一个疑问,世间当真有什么所谓的“真相”,当真有所谓的“理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