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咳咳,话不多说,开始谝闲传!
一、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战鼓擂得震天响,士兵踊跃练武忙。有的修路筑城墙,我独从军到南方。
先说说“镗”这个字,在这里是指鼓声。它还有另一种意思,是指一种兵器。但这种兵器是明代才有的,所以这里不能用兵器的意思,不然就穿越了。
所以整句大意就是说,要打仗了,士兵们在战鼓的助威下,忙着操练,以待上阵杀敌。有的在忙着训练,有的呢在忙着加固城池。虽然这修筑城墙很辛苦,但相比于随军南下,我更希望留在城中修筑城墙。可见作者对建筑事业情有独钟,有可能毕业于工程造价专业,至于相关证书考没考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在古代干这行是有风险的,一旦出现豆腐渣工程那是要掉脑袋的!
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跟随统领孙子仲,联合盟国陈与宋。不愿让我回卫国,致使我心忧忡忡。
“从孙子仲”可别写成从“孙子中”,那样会把老祖宗气吐血的。
从这就可以看出,主人公只是一名普通士兵。他是跟随将领南下的,而并不是一个人。他们去是为了调停陈与宋之间的纷争,并且希望与两国联盟,共同伐郑。(也有说去平定两国的说法。)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从古至今的军队都是纪律非常严明的。所以不让你回家,你就不能私自回家。你就是忧心忡忡也没用,否则就算是逃兵,被抓住可是会受处罚的,轻则挨军棍,重则砍头。
三、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安营扎寨有了家, 系马不牢走失马。 叫我何处去寻找? 原来马在树林下。
安营扎寨之后将马随便系了一下,结果马跑丢了!这种情况放现在来说就是在斜坡上停车没拉手刹,下车办了点事,结果车顺着坡溜了,回来一看,还以为被贼偷了呢!这可到哪去找呢?咱们穿越回古代,马丢了可急坏了主人公。要知道在当时一般人家是养不起马的,开销大,跟现在有些人开车加不起油一样。你比如说王安石变法时提出了保马法,政府鼓励西北边疆人民代养官马。凡是愿意养马的,由政府供给马匹,或政府出钱让百姓购买,每户一匹,富户两匹。马有生病死亡的,就得负责赔偿,再遭遇到瘟疫流行什么的,能死不少马匹,这你都得负责,所以也是很心累的。那么你就能看出丢马不是个小事了吧,这如同你打酱油丢了瓶,上战场丢了枪,你妈能高兴?将军能给你好脸?
再者说了,你马不丢,万一打了败仗,逃命还能快一些不是么?
四、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战场。
关于这句话历来也是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咱们一个个来说。
首先第一种呢说是讲战友情。我估计这俩人呢有可能是发小,一起光屁股和尿泥长大的,然后一起去当的兵。当兵前呢,两人顺手拜了个把子,说些不求同生但求共死的话。然后就一起去上战场了。他们想着等战争结束了,世界和平了,再回到他们的村庄。种瓜种豆,养牛养马,有空了再一起喝点小酒,安度晚年。
第二种呢你们也都知道,说的是夫妻或恋人之间的爱情誓言。
男方会说:我们早已立下爱的誓言,这一辈子要牵着你的手和你白头到老。
女方肯定会说:对于全世界而言你只是一个人,但对于我而言你是我的全世界。
但是他们现在却不能实现这一想法,因为男主现在人在军营里,与女主两地相隔,所以才有了后面的话。
第三种观点是爱佛僧提出来的,他认为是讲人与战马的友谊。我觉得这一观点还是十分有想法的。而且联系马丢了之后主人公的表现来看,他们的友谊还是很深厚的。
五、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可叹相距太遥远,没有缘分重相见。可叹分别太长久,无法坚定守誓言
虽然说的那么好,有多好呢?成了千古名句。(有的人穷其一生说了千万言,却没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有的人可能只说了几句话便成了千古名句。)仍然分隔两地。算是无奈的异地恋,平时也不视频聊天,估计军营里是不让用手机的,也不让通信。所以让我的誓言成了失言。
(全文完)
下话预告:宋代苏东坡的《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ps:新增栏目,关于下话预告的诗,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吗?欢迎留言,都有可能出现下话的正文中)
西北闲话,纯属谝闲传,不周之处,还望见谅),每句粗体原文下都有正确注解。
(ps:因一朋友建议,西北闲话决定接受读者预定,你有没有喜欢的一首诗词,或者你希望被闲话的一首诗词,都可在每话后留言,或发简信给我,说不定,下一话就是你预定的哟。另外,西北闲话从本周起实行周更,具体周几更新不一定,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