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2、傅佩荣原文
孔子说:“我整天与回谈话,他都没有任何质疑,好像是个愚笨的人。离开教室以后,留意他私下的言语行为,却也能够发挥不少心得。回并不愚笨啊!”
傅佩荣:
“回”即颜回,字子渊,又称颜渊,鲁国人,小孔子三十岁。列名于德行科第一,又被孔子推许为唯一好学的弟子。好学和德行并列,说明好学的中国特色就是有德行的表现。一个人光有德行而不好学的可能性也有,但不容易坚持,如果好学而懂道理,德行才会终身往上提升。
将所学落实在生活
“不违”,即不觉得老师说的有什么不对。这里有三种可能性:一、真的很笨;二、完全不用心思,只是被动接受;三、领悟力很高,一听就懂,所以欣然接受。颜回属于第三种,不过在此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老师说的有道理,而是学生听完后,要证明自己确实有了心得。
孔子上课说的道理,颜渊并没有提出任何问题;但下课后观察颜渊的行为,居然都一一实践了孔子的话。颜渊听到什么,学到什么,就立刻去做,等于是不断地改善自己。
颜渊学习之后,能够举一反三,应用在生活中。由此可见,孔子在教学上,最重视的是学生受到启发而变化气质,其次则是上课时认真听讲与思考,提出疑问。
心得
顔渊应该说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了,品德高尚,又聪明睿智,不但“闻一知十”而且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这样的学生在课堂上却是“不违,如愚”。一般来说,喜欢思考的学生在课堂上喜欢提问,因为没用心,或者听不懂的学生才干脆提不出问题。要知道孔子的教学特点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若没有疑问,不表达那让孔夫子如何引导呢?
于是逼得老师“ 退而省其私”,私下里去观察他的言行举止,直到得出了“回也不愚”才放心。想想这情景,这对师徒真是很有趣。
原来颜回真是个聪明绝顶的学生,不仅一点就通,而且时时践行。原来孔子真是个认真负责的老师,学生不问问题还要探求究竟,观察学生举止言行是否真的懂了,并付诸行动,实践改进才罢休。
想想现在的有些老师,试卷让学生互相改,作业让家长改,还规定不能有错。不批改作业和试卷,不知这些老师该如何发现孩子的问题与困惑?如何引导改正?又是如何来检查,确认孩子已经学会了呢?到底就是不用心,不负责任吧!
固执的鱼 2016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