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思考问题从现实出发
焦虑,不就是一种情绪么?我下次不想那么多不久不焦虑了~
我之前的想法是这样的,看了这本书,真的是惊艳,原来,一切皆有方法论,读书使人解惑。
我思即我得
发生了事情不重要,你怎么看才重要。之前看《逆商》觉得很有道理,这个小标题一下击中我,是呀,我思故我在,我思即我得~
作者用上班高峰期的两个人的两种不同的先想法做比对非常能说明问题。
焦虑A:又堵车了,上班距离如此之远,超级烦闷的。
坦然B:哦吼,堵车啦,来个腹式呼吸,放松一下把,等下到公司,先做什么好呢?
你看,同一个事情的A、B面,是不是很明显,下次遇到难处的时候,就应该冷静的想一想,此时此刻,我能做什么,我要做什么。
灾难化思维
《断舍离》中提到,很多人不愿意“舍”,是因为怕万一要用,然而,这种万一就是万分之一的概率才发生。
《逆商》中也提到了应该停止灾难化,并用给了8个tips来中止灾难化,这本书给的建议是什么呢?
作者分析了灾难化思维的原因是:不合理的高估某周风险以及低估应对这种风险的能力。怎么去改变呢?三个步骤:
1、识别扭曲思维
2、质疑扭曲观点的正确性
3、用更符合显示的想法取代扭曲的观点。
举例:
如果我当众发言突然惊恐发作怎么办?
step1、识别扭曲思维:我当众发言,一定会惊恐发作~,人们一定会记一辈子
step2、质疑扭曲观点的正确性:发言时惊恐发作的可能性有多大?人们多大概率会察觉我的想法并把我当作疯子?
step3、用更符合显示的想法取代扭曲的观点:如果我开始惊恐发作,我可以缩短我的发言,然后轻松的坐下,不会有人注意到我的问题。
作者还举了害怕失去工作的例子,正好能解决我现在的问题。
此外,作者还列举了一些扭曲思维的方式:
过滤、极化思维、过度泛化、揣测他人心思、放大、个人化、“应该”陈述
对应的应对方法有:
转移注意力、使用百分比看待事物、用事实(数字)说话、拿到确凿证据之前选择不信、减少形容词使用、每个人都有长处和弱点,在别人心中,你可能没有那么重要、用表示“偏爱”的词替换强硬的,比如,你应该完美无缺改成,你希望完美无缺。
成功日记:
今天成功的撰写了一个主持稿,还主持了一场活动,觉得自己棒棒的。还有就是上文提到的,当众讲话时突然惊恐,并没有被别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