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有爸爸妈妈跟我说,孩子一点点不爽张口就大哭起来,真是头大呀。
通常这种时候是孩子内心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孩子能把情绪直接倾吐出来是非常好的。我们父母要鼓励孩子的情绪流动。当孩子大哭大闹的时候,要怎么样来正确处理这些情绪呢?
“一句话化解孩子情绪”就是:跟孩子“谈情说爱讲道理”
第一步,(谈情)妈妈处理自己情绪。妈妈要相信孩子的情绪背后有正面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孩子内在希望得到尊重、得到安全感、得到自主感等被爱的感觉,孩子们希望被接纳。
第二步、(谈情)跟孩子谈情,全然接纳孩子的情绪。哭也可以自由地哭,如果他不开心就哭。妈妈可以跟他说,那你想哭就哭一会儿吧。那你希望妈妈做什么?妈妈在一旁陪伴是否可以?等等。
第三步、(说爱)等孩子平静,引导他说出,讨厌妈妈,是因为妈妈给你太大压力吗?这时候一定要说爱:“妈妈爱你”,“妈妈喜欢你”等等各种表达爱意情感的语言,包括多抱抱、多陪伴。
我3岁的女儿经常会哭着说:“妈妈我讨厌你,你刚才说我了,”其实有时候我们父母不觉得自己会说孩子。偶尔不经意的一两句话,孩子就会突然大哭大闹起来。只是因为孩子在有情绪的时候,会特别敏感,他们会感觉到父母哪怕一点点的小要求都会觉得很压应力。
我们也可能会听到爷爷奶奶说,“怎么我们带孩子好好的,你们带孩子就那么多哭闹。”殊不知,孩子可能在爷爷奶奶那里得不到的情感需求,在心里憋了一天了,然后晚上好不容易见到爸爸妈妈,当然会把一天的情绪都倾泻出来。这反倒是好事,说明亲子关系起码是可以互动互通的,孩子可以在爸爸妈妈面前自由地表露情绪说明亲子关系起码是健康的。
但爸爸妈妈要懂得正确地引导,待孩子情绪平静以后好好表达自己的爱,爱的抱抱、爱的耳语、爱的游戏、爱的陪伴都可以。
第四步:跟孩子讲道理,讲道理的时候带出一些处理方式,一些生活的基本原则。比如我们吃完饭后休息一下就洗澡,洗澡后可以阅读,然后每天要做什么,做什么?等等 ,慢慢的有一些规则后,孩子就会懂得那些事情可以做,那些事情不可以做。知道清晰的界限以后,孩子就会自己判断,不会乱发脾气。
每次发泄情绪也正好是孩子成长的好时机,一方面以后碰到相同的事情不会以情绪的模式相对,另一方面,父母也会通过情绪的模式看到自己与孩子的相处、沟通状态。
爱学习、快成长的家长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父母改变1%,孩子会改变99%。欢迎你加入我们学习、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遇见更卓越、优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