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所以我现在是一个不自信的人,因为父母小时候经常打我,我没有体会到人间真情,所有我现在才会惧怕与他人交往,喜欢一个人闭门不出。
这恐怕是我们最长听到的,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也符合我们的一般认知,因为。。所以。。,这很符合我们的因果律。
但是,《被讨厌的勇气》带来了全新的解读:原生家庭的事情是过去,是已经发生过了的事情,而现在你是否想变的开朗一些,是否要去改变,去主动与人交往,是现在的事情,是你现在的选择,是你现在的目的。而你不想到外边去,不想改变,所以才制造出不安的情绪,用原来的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做理由。
也就是说你根本不想改变,怕麻烦、怕困难,就总拿过去的事情做借口,给自己找理由。或者说,即使对现在不太满意、感觉不太自由,但是还是拿不出改变的勇气,所以找的借口。
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的人必然长大不自信吗?可不可以好好学习变成小强,可不可以努力工作变的多金,可不可多读书多背段子变得多才而幽默?
到这里,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本书的作者:岸见一郎,哲学家。主要活动领域是阿德勒心理学及古代哲学的执笔与演讲,同时还在精神科医院为许多青年做心理辅导,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定顾问。
而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被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同荣格一样,阿德勒的学说最终与“心理学一代宗师”弗洛伊德分道扬镳,甚至是背道而驰。(还记得《禅与摩托车的修理艺术》吗)
本书的基本观点,来源于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主张——即他那本著名的《自卑与超越》,二者是传承和发扬的关系,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苏格拉底的思想被柏拉图所留传,而我想成为阿德勒的柏拉图。”
题材上本书继承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传统,是一本对话录,所以读起来异常轻松,但是它给你带来的心里冲击与震动反而是巨大而又无与伦比的。
本书主要讲了三个问题
1.关于选择: 原因论、决定论和目的论,
2.关于人际关系
3.关于自由
1.关于选择: 原因论和目的论
原因论: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原因论”。也就是说,你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过去的事情,所以错不在你,更吸引人的是还给了你一个诱人的想法-------如果没有这些事情,我也很可以很优秀。
而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现在与过去没有关系。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对比原因论我们把它称为--------目的论。
阿德勒的目的论:“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换句话说,并不是人遭遇到大的灾害或者幼年收到虐待之类的事件对人格的形成毫无影响,相反,影响会很大。但是关键问题是经历本身并不会决定什么,而是我们给这个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决定了我们的生活。
这里有我特别喜欢的一张照片,特别适合这个场景。
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2.关于人际关系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人际关系,如果这个宇宙中没有他人只有自己,那么一切烦恼也都将消失。当然,我们不可能让人际关系消失。人在本质上必须以他人的存在为前提,根本不可能做到与他人完全隔离。
“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到底是人际关系中的什么剥夺了我们的自由呢?我觉得就是竞争意识,破解的方法有三个:a就是把别人当成“敌人”还是“伙伴”。b。在意你脸的只有你自己,别没有那么关注你c。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
a。就是把别人当成“敌人”还是“伙伴”。
当一个人想要做自己的时候,竞争势必会成为障碍。“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那就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
b。在意你脸的只有你自己,别人没有那么关注你。
有时候总觉的有人特别针对你,其实只是自己的玻璃心。一觉醒来,别人早都忘记了。
c。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
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我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对方是错误的。一旦这样想,辩论的焦点便会从”主张的正确性“变成了”人际关系的方式“。也就是说,”我是正确的“这种坚信意味着坚持”对方是错误的“,最终就会演变成”所以我必须获胜“之类的胜负之争。
追求优越性并不是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来完成的。如果过度拘泥于胜负就无法作出正确的选择?眼镜模糊了,只能看到眼前的胜负就会走错道路,我们只有摘掉竞争或胜负之争的眼镜才能够改变完善自己。
3.关于自由
自由-自由就是被人讨厌。自由就是不再追求别人的认可
不想被别人讨厌,这对人而言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近代哲学巨人康德把这种欲望称作“倾向性”。也就是本能性的欲望、冲动性的欲望。那么,按照这种“倾向性”,也就是按照欲望或冲动去生活、像自斜坡上滚下来的石头一样生活,这是不是“自由”呢?绝对不是!
怎么解?怎么才能自由?
阿德勒心里学中主张课题分离。即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
极端一点,如果孩子选择不学习这个选项,带来的成绩不好,上不了好学校,最终承担者也不是父母,而是孩子。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而父母需要做的是,在孩子想学习的时候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
同样,我们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对别人好,这是你的课题。但是,如何对待你的好或者反馈你的好,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我愿意帮助别人是我的课题,别人是否感激是别人的课题,我不会因为他没有说谢谢而郁闷而破坏自己的好心情。
用康德的话来结束“我爱你,与你有何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