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134天
原文阅读: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译文讲解:
孔子说:我实在是衰老得很了,很久很久都没再梦见过周公了!
启发思考:
我们今天管做梦叫“见周公”,就是从这儿来的。周公,姓姬,名旦,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周公为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鲁国的始封之君。周公辅佐武王、成王,经营洛邑、平定管蔡、安抚万邦、制礼作乐,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孔子非常敬仰的大德之人。
周礼是周代典章制度、文明规范的体现,是从炎黄文化开创来的上古文化的结晶。有学者认为,周文化在当时中国政治上最大的贡献,就是开辟了三公格局——太傅、太保、太师,陛下管三公、三公管百官、百官管万民的管理模式就是由周朝奠定的。据《大戴礼记·保傅》记载,当时周朝是“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
前面学过,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意思是说:周朝直接学习和保留了殷、夏两代宝贵的文化精粹,形成了繁茂灿烂的周文化,我要一辈子追随。
春秋时期,鲁国是最钦慕、敬仰周文化的。在当时的鲁国,周文化得到了比较完整的保留。公元前544年,吴国的季札来到鲁国,鲁国弹奏了一二十首音乐给他欣赏。他欣喜若狂道:“我在这里终于又听到了周朝的音乐!”韩国的公子也到了鲁国,也见到了最圆满的祭奠和乐舞,这都是周朝的礼仪,鲁国都将它们保存了下来。当时的宫廷音乐只有在鲁国才听到,鲁国是真正的周文化继承者。晋国的韩宣子到鲁国看到周朝流传下的《易经》《象辞》和鲁《春秋》,也高兴地回去宣传,说周礼全部在鲁国保存。
孔子一生的梦想就是复兴周礼,他把周公视为周代文化的代表,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孔子把梦见周公视为盛世有望的瑞兆,把建立第二个周文化作为政治理想,把在文化地震的废墟上重建文化王国作为己任。
盛年时孔子的志向是行周公之道,那时肯定是时时梦到周公的。到了晚年,孔子曾说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正常情况下,孔子是很乐观的。
这一章描述,孔子慨叹自己不复梦见周公,是悲痛自己的理想落空。他看到完全继承了周文化传统的鲁国,仍然无法避免覆灭的命运,却看不到到一丝一毫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希望。真是悲从中来,发出哀叹,不仅是叹年事已高,更是憾道之未行。
当时悲痛的孔子可能想不到,虽然在那个礼崩乐坏时代,他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他倾其一生对中华文化承前启后所做的贡献,他对于“仁”的发现及所赋予的意义,不仅对于理解和传承周朝文化有历史意义,而且是在中国文化史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创新,更在未来2500多年的中国文化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