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当它本可进取时,却故作谦卑;
第二次,当它在空虚时,却用爱欲来填充;
第三次,在困难和容易之间,它选择了容易;
第四次,它犯了错,却借由别人也会犯错来宽慰自己;
第五次,它自由软弱,却把它认为是生命的坚韧;
第六次,当它鄙夷一张丑恶的嘴脸时,却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
第七次,它侧身于生活的泥泞中,虽不甘心,却又畏首畏尾。
以上是摘抄自纪伯伦的《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很多人读到这一段时都有一种当头棒喝的感觉,但是更多的人看完后内心毫无波澜,因为这些人已经适应了“舒适”的生活。
潇潇大学毕业后回了老家,通过父母的安排进了政府单位。她的工作非常轻松,虽然钱并不多,但是真的是事少且离家近,每天的工作就是整理文档和资料,其余时间她都是在座位上一个人发呆。
她跟单位里的其他同事聊不来,单位里她的年龄最小,其他的都是些待了十几年的“老油条”,每天都在聊谁谁谁家的儿子娶了谁谁谁家的女儿,还有隔壁科新来的小姑娘成天打扮得花枝招展,分明就是想引人犯罪等等八卦。
她一点也融入不进也不想融入这样的话题。二十多岁的她活得跟六十岁没差别。她有想过出去外面找工作,找一些有意思的工作,而不是每天生活在没有营养的家长里短中,但是她舍不得离开这么舒适的工作,舍不得离开父母的庇佑。
她没办法像在城市里打拼的闺蜜一样加班到十点多,她做不到每天跟人在公交站和地铁站里厮杀,她无法想象下班后还要自己回去做饭的生活。所以,她想了想,还是觉得自己比闺蜜幸福。虽然人家每个月的工资是她的三倍。
当这个社会越来越多人在告诉你,“别这么辛苦了,这么累图啥?女人嘛,不用那么有事业心”。
我想说,不要让一时的舒适毁了你。怎么样才叫舒适的生活呢?
中学时期,作业随便应付,等到最后一刻还没完成的时候就会“借鉴”同学的;
大学时期,早课起不来,不想去上课,中午太热了,不想去上课,舍友都不去上课了,我也不去上课。浑浑噩噩的过了四年,勉勉强强的拿到了毕业证;
工作以后,高不成低不就,上班摸鱼,在微博微信豆瓣知乎间来回切换。做的事情都是“流程化”,不需要思考和动脑,下班准点回家。
这些是大部分人眼里舒适的生活。发现没有,其实所有的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你在中学时代的敷衍,导致你考上一个普通的大学,你在大学时期的沉沦,身无所长,所以你找不到一份让自己有成就感,有所发展的工作。
以前人们总说:“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就肯定不会有机会”。
现在的人却说:“努力不一定会有结果,但不努力一定会很舒服”。
这真是毒鸡汤喝多了,不努力很简单啊,说辞职就辞职,不用每天挤公交挤地铁,不用面对老板的脸色,可以去看诗和远方,可是问题是你能承受不努力和舒适给你带来的后果吗?
如果你不能承受不努力的后果,那么所有的不努力和舒适都只是逃避现实和生活的借口。既想要舒适又不想付出劳动成果,那你只能怪自己不是王思聪。再说,现在的富二代也不是旧社会里的纨绔子弟了,精通多国语言,名校毕业生,这些比大多数人都有资格舒服有资格混吃等死的人不仅比你有钱,偏偏比你还努力,你还成天想着舒服?
蔡康永曾说,15岁的时候觉得学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的时候觉得学英语难,放弃英语,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是要会英语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会越可能错过令你心动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你放弃了学游泳放弃学英语,只是因为这件事情最开始都是困难的,你逃离不了那个舒适的圈子,踏不出第一步,坚持不下来,最终只能碌碌无为,然后被所谓的舒适给毁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