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儿最近在同时长三颗牙齿,于是乎,乳牙顶破牙龈的痛时不时地打扰他,让他在平和之中突如其来几次烦躁和哭闹。白天的哭闹还能平和对待,知道他是因为什么不舒服,也比较有耐心安抚他。到了半夜凌晨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
昨夜就是,因为我自己很困很困,嘉儿醒了两次哭闹两次,什么办法都没有,喂奶也没用,吃奶的时候还好,一要停止不给吃就又开始大哭,声嘶力竭。因为担心无休止用奶安抚会造成孩子的过度依赖,所以现在嘉儿夜里吃奶我都有些焦虑,尤其脑海中闪现“夜奶影响睡眠”以及“人家的孩子满三个月就可以整觉了”时,更是觉得要早点断夜奶。
所以当凌晨嘉儿第二次哭闹着醒来并必须要吃奶的时候,我也真心烦躁了,就随口说了句:你到底要怎样啊。糖先生被吵醒也帮腔:嘉,你怎么这样闹!
我不知道当时这两句话对嘉儿什么影响,只记得他还是哭,并不停地吃手,好像很难受,最后不得已还是靠吸吮奶才安静入睡。
当我们一味按“我以为”或科学育儿的“应该”去对待孩子时,我们虽然与孩子在一起,实际上却没“看见”他。——今日读云香的《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第一章有感。
也许是昨晚闹得心里不愉快,今天趁嘉儿睡觉,去书房找书消遣。瞥见王胜老师大半年前送的书《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就翻阅起来。开头的序就把我吸引了,作者云香坦诚写这本书是为了“妈妈帮助妈妈”,该书记录的是她在养育儿子从一岁八个月到近四岁的育儿故事。而云香本人也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从职场女性到全职妈妈到幼儿专家的转变。
读第一个故事时,我就被触动了昨晚的事,为自己的“睁眼瞎”而感到惭愧。
云香对第一个育儿故事的反思与卢安克在《是什么带来力量》中表达的观点类似:“不真正关心孩子的所思所想,不去倾听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就无法与孩子建立连接,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孩子其实只是我们以为的孩子,与真正的孩子没有关系。”
看到这段话时,我联想起夜里对嘉儿的态度,非常羞愧。昨晚他应该是很难受才会哭成那样,在不能吃奶得到安抚时,他拼命咬自己的手指,其实我看得到,却又“没看到”。
以前他牙齿难受时会咬我的手臂来缓解,甚至我的脸颊。有一次,我的手臂同一个位置被咬了两次乌青微肿了,我给糖先生看了下,当时嘉儿也在场,我说好痛。可能是嘉儿明白了,后来好几次他牙齿难受,张着嘴冲我过来,却在要下嘴的时候戛然停止(好吧,写着写着,我总想起他那个动作,那个表情,被感动,到底是什么能让他控制住再次咬我,我们都觉得自己爱年幼的孩子很多,其实他也在爱我们。)
昨天夜里他很难受时,我也试过伸手主动让他咬,可嘉儿再没咬下去过。他只是“求助”最后的安抚——吃奶吸吮。而我当时只看到自己睡眠的被打扰,还给他贴上“怎么又频繁夜奶”的标签,心里恼怒。虽然自认为说他的时候语气没有很凶,但是敏感如孩子,还是听得出不耐烦以及对他需求的忽视吧,也难怪他哭的那么厉害了。
后记:就算有再多的教育规律和教养技巧,我们还是需要谨记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用心去“看见”孩子,明了他的真实需求,而不单纯用“我以为”和“准则、标准、要求、程序”等去连接孩子。这是为人母的修行,需一日三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