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困惑、焦虑。恐怕是当代家长们正在面对的教育领域的三座大山,自2021年《双减》政策落地之后,家长们的体感并没有减轻压力,相反更加的难受了,因为曾经看得见的一条路突然被堵死了,而新的道路还没有去探索。有些家长就带着孩子一起,开始了一种“我全都要”的探索方式,搞的又累又烦,还在各种教育机构的销售最里听说了各种各样的消息,让自己更焦虑。
我自己特别反感曾经那些唯分数论的长辈们,不是告诉我“分儿分儿,学生的命根儿”,就是告诉我“你得考个好大学未来才有敲门砖”。无形之中搞的我相当反感分数和所谓好大学,虽然没有打消我对于上学的全部热情,但我们身边不乏因为家长过于在乎孩子的分数而导致孩子厌学的现象。
家长们总说自己是一片好心,让你现在抓紧学习,也是为了你好,不然我们能怎么办呢?也没有人脉,也没有那么多钱,就只能让孩子靠学习,靠考试,靠好大学文凭来实现“阶级跃迁”了。
最近在学习与毛主席诗词有关的一些知识,有一些收货,感觉得到的思路恰好可以用来化解教育领域的三座大山,在此简单记录一下想法。但这些想法在知识来源的角度中,属于战略层面,并不是“战术”的层面,可能会让人觉得空,这里我觉得就见仁见智,毕竟教育是个个性化很强的领域。
先说说家长们“为了你好”的问题。在我们国家走向社会主义道路这个过程上,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的深度决定了在做出决定时,是否符合国家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如果不能符合中国国情,那么革命是要失败的,虽然是好心,但是好心只能代表立场好,不成熟的政策依然是会把事情办坏,最终对不起人民。
这样的思路我个人把它类比到了家长们习惯性“为你好”的思路上,很多时候家长希望走的教育路线,可能并不符合未来的社会需求,可能不符合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可能不符合孩子本身的学习习惯。虽然家长的本意一定是好的,但也仅仅是代表立场是好的,使用不合适的方法最后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孩子厌学厌老师,与同学关系不好等等问题,实际上也是把事情办坏了。
那么如何能把事情逐渐办好?首先是焦虑的问题。毛主席在指挥对印作战时,层连抄两遍《三垂岗》一诗中的“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毛主席始终避免自己的力量做不到的目标,不能把目标大于人民能支撑的力量。
而这个思路,能够很好的解决焦虑这座山,当我们自己的目标始终不远超于我们自身的能力时,就会显得游刃有余,当家长们选择的教育目标——不管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能够依照自己家庭和孩子本身的实际情况一步一步走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会是大多数目标的逐步达成,而不是一步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困难。
其次,是困惑的问题。现在很多的家长在让孩子参加各种考试,各种评级,以期望能够通过拿到各种奖项,帮助他们实现进入好大学,拿到好的敲门砖的目标,但由于双减政策落地,传统的路径依赖突然被打断,使得很多家长即使在面对“白名单赛事”时也非常困惑,到底参与这个有没有用?
其实困惑的背后,可能是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所谓“精英阶层”所带来的一种恐慌,好像没有进入这个阶层,就失去了某种生存的必要方式,好像没有进入这个阶层,就必然会与未来失之交臂。
毛主席有一片文章叫《永久奋斗》,指出人只要不闭上眼睛要奋斗。人一生都要奋斗,要为了一个事业而奋斗。而这里的奋斗,并不单指必须是精英阶层才能有奋斗一说,历史是人民书写的,20世纪5,60年代的几批知识分子,上山下乡,与工农结合,走到群众中去,身上没有什么精英范儿,因为精英范儿在民间并不能支持生存。
有时候,在城市里待久了,真的会让人忘记自己曾经是人民的一员,忘了曾经没有城市的时候我们可以如何生活。好的机会和生活不会只在城市中,而随着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未来城里人下到县城或小城市去生活可能会成为一个小的潮流。而此时,不论是想在城市生活还是想在乡村生活都不需要再有困惑了,城里的空间腾出来,城外的生活也可以很美好,二者并不冲突。
最后,是内卷的问题。这里本来想说很多,但这简单的两个字却是一个非常宏大的问题,那么我想,宏大的问题就用宏大的叙事来击破吧。毛主席在红军完成长征后,写下了一首《念奴娇·昆仑》,其中的一段是这样写的: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截为三载?
一段遗欧,一段赠美,一段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虽然这段主要是表现毛主席的战略节制,但也提到了整个世界,容得下这么多的国家,这么多的人。就像王毅外长说的,地球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同时发展。当我们把思路打开,视野拓宽,我们会发现很多事情并不是非得去走独木桥,其他的地方桥会更宽一些。
1厘米宽的桥,和1米宽的桥,该走哪个呢?1米宽的桥,和10米宽的桥,该走哪个呢?人们是不是非得走这同一座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