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父爱如山,但在我心中,父爱没有别人眼中那么厚重,闪耀在我心中的父爱永远是那一抹明亮的蓝色。那蓝色,明澈如天空;那蓝色,深沉似大海。(最佳开头: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将他人对父爱的感受与自己对父爱的感受作对比,突出了主旨)
很小的时候,只要是下雨天,父亲总是撑着一把蓝色的雨伞来学校接我,我的头顶是一片蓝色,身心都被笼罩于一片蓝色之中,目光所及也是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作者在此处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接连运用了四个“蓝色”,意在呼应开头父爱“明澈如天空”“深沉似大海”的主题。
后来,(巧妙过渡)一个下雨天,矮小的我抬头和父亲说话,发现父亲的那一半天空是一片阴沉的灰色,他的肩膀全湿了,额前的头发也湿了,而我,却依旧置身于一片温暖的蓝色无雨的天空下。
“爸爸,雨伞歪了。”我提醒道。“没有,没有歪啊。”父亲轻轻地回答。我的目光落在那倾斜的伞柄上:“是真的,雨伞歪了。”父亲固执地说道:“没有,真的没……”面对父亲的深情,面对父亲的执拗,我默默无语。(最佳细节描写:父亲不承认伞歪了,以成年人的身份如此固执地歪曲事实,突出了那充满狡黠的父爱。)
后来,我长大了,不再要父亲在雨天来接我了,那把蓝色的雨伞在柜子中一年一年地褪色,我也曾一度淡忘了它。
过了好多年,又是一个雨天,又是那把蓝色的雨伞,伞下又聚着父亲和我。快和父亲一样高的我撑着伞,和父亲风雨同行,朝着家的方向走去。我的视线情不自禁地落在了伞柄上,那一幕与小时候的情景叠印在了一起,让我内心十分甜蜜。父亲被笼罩于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而我的肩膀湿了,头发也湿了。
“雨伞歪了。”父亲提醒我。“没有,没有歪啊。”(儿子不承认伞歪了,呼应上文,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爱与感恩。反复、呼应上文)“是真的,雨伞歪了。”父亲重道。“爸,它真的没有歪,没有。”伞下是许久的沉默,回头却瞥见晶莹的水珠闪过父亲的脸颊。那把褪了色的雨伞,又重现了以前明澈如天空的蓝色,使我的心中升起一轮红日,拂过缕缕春风。
爸,我终于明白,这么多年来,你都在为我,为我们一家撑起一片无雨的天空。现在,一想起我过去的懵懂和幼稚,冥顽和愚昧,我的内心就会一阵阵酸楚。(“懵懂和幼稚”“冥顽和愚昧”“酸楚”,突出了“我”对过去的自己的反思和愧疚。妙用词语)从此,我暗暗下定决心,我会用我的行动,用我的学习成绩给您一片快乐的天空,我要把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精神嵌入我的骨髓,去谱写一曲报恩的赞歌。
一番心里话,远远说不完我心中的感激。父爱的蓝色,明澈如天空,深沉似大海,永远牵动我的情思,让我一刻也不敢懈怠。(最佳结尾:承接上文,首尾呼应,升华主旨。突出了父爱对“我”的影响。)
名师点评
1. 构思
本文运用对比,表明“我”对父爱的看法,小时候,父亲将雨伞歪向“我”,却不肯承认。好多年以后,“我”将雨伞歪向父亲,却不肯承认。对父亲的爱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开始反思并充满愧疚。最后突出中心:父爱深似大海,永远牵动“我”的情思让“我”一颗也不敢懈怠。
2.本文突出优点
A语言优美: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叙事抒情,写得轻灵飘逸,隽永优美。全文无一句“心里话”,却又句句都是心里话。
B构思精巧:文章将父子在不同场合中关于“雨伞歪了”的提醒以及各自的回答进行对比,使父子互相关爱的无限真情跃然纸上,充满感人至深的情意。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巧引古诗,增强了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