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先分享一个我今天看了五遍的4分钟小视频,来自秋叶大叔的推荐,《如果有人不知道什么是特权,看了这个视频你就知道了 》。
在美国,各个人种的学生,在一块草地上赛跑。开始的起点一样,但是如果满足以下的条件,可以向前迈两步。
001 父母的婚姻持续至今。
002 成长中有对父亲的印象。
003 接受过私人教育。
004 请过家教。
005 不用担心手机欠费。
006 不用帮父母偿还债务。
007 不是因为体育成绩优秀,才免交了学费。
008 不用担心下一顿饭来自哪里。
裁判说:“这里的每一条,都不是你们凭自己能力做到的,和你做了什么毫无关系。前面的人更容易赢,但是不意味着后面的人没有机会参与比赛。很多人知道自己有更多机会,只是不愿意承认。
所有人都要参加比赛,赢的人很可能是在前面的这些人,但只是因为比人家更接近终点。而如果大家从同一起跑线开始,前面的人肯定会被后面的黑人小伙甩在后面。
但是这场比赛叫做人生。”
02
看完之后,自己好像懵了。
想起了一些人。那些如果我们站在同一平台上,可以完全吊打我的人。
不敢再轻视某些人,因为我都不知道人生的终点线在哪里。
有的东西,只有缺了才会意识得到。
或者,是被点出来了,才注意到。
再或者,能注意到,但极少意识得到。
意识到了之后,到底多少人能做到呢。
03
想到了自己父母带来的一切,这个年纪的我,确实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再一想自己的位置,羡慕着很多人,但也被很多人羡慕着。
04
分享一个我觉得在比赛开始前,我在起跑线没能有特权往走前一步的故事。
一节课的小组分享。我看到的特权是这样的:
001 长时间生活在大城市。
002 母语是英语,或者在大学之前就来到了英语国家。
003 在一个人与人彼此尊重的社会环境下长大。
004 从小就接受的是西方的教育模式。
005 在人前做分享不会不舒服。
所有人都能明显感觉到,中国学生和本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距。
别人做的都很棒,心里有点不甘。
想用自己刚想的,不知道人生的起跑线在哪里来安慰那时候的自己。
但骗不了自己看到的是又一个怎么努力都追不上的劣势。
05
然后我又想起一个故事。那时候我刚大一。
高考成绩一般,去了省外的一所高校,在省外收二本,自己省收一本。哈哈,赚到了。
因为报是合作出国的项目,所以进去就要分班考。
说说我进去时候的差距吧:
001 我高中毕业时的想法,二本和一本,是我努力了半天还差一大截的知识差距。
002 开学英语分班考,要求250字的作文,我只能写100字。交卷时,身后的所有同学写的都是我的两倍多。我完全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003 我还不知道雅思是什么,别人都已经接受过系统的雅思培训了。
004 我背完了高中词汇觉得应该不至于太差,而已经有人背完整本雅思词汇。
考完英语分班考之后,我就几乎奔溃了。我觉得差距太大了,怎么都追不上。
再后来,有长辈安慰了我一下。这一步还是要走的,我就几乎天天待在图书馆学英语。整个学年,没进图书馆的日子不超过10天。少的时候一天三两小时,最多的时候有12小时。
出国前,虽然不是第一个到终点的,但是没有人会说我在这群人里落在了后面。
学业只是其中一场比赛。
人生的一小部分嘛。
06
今天看到某大咖点赞了帮他运营的下属的文章。
你要相信,你的努力和坚持,总有人看得到。
07
之前想到了我碎碎念的一个问题:
怎么样能让那些不在小灶群里的朋友们看懂我写了什么呢?
08
秋叶大叔很厉害。他也说:
带着目的去阅读。挑对自己重要的内容读。
一个真正的完美主义者,是不会承认自己是完美主义的,因为他觉得自己配不上完美主义这种说法。
09
实践了昨天提到的R90睡眠法,看了自己睡了5个睡眠周期,就果断起来。
但是身体好像还未适应提前了一大段的睡眠时段。
10
每天都必须特别认真地活着。
今天依旧记得这句话,却没有时刻记得。
而今天只在想到这句话的时候会稍微认真一些。
难道,和习惯养成一样,这也会进入疲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