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台浅浅诗,是会害死人的!
仙人板板滚刀肉
最近网络好热闹,不是为新冠疫情,也不是为中美关系,还不是为台海局势,而是为了“文化”。仿佛2006年8月开启的“梨花之战”又降临了中国文坛,开启了“浅浅之争”。
从小我就崇拜文人,特别是作家,更特别是诗人。因为我觉得作家会说很多很多的话,写出来的故事,在现实中放在我眼前都是稀拉平常,可是经作家描写出来,就成了高大上,甚至可以启迪人的心灵,影响老百姓的“三观”。而诗人就更了不起了,必须善于驾驭文字,几个字,几句话,就看透了、说清了世界上最复杂的关系,是高手中的高手。后来,我觉得“诗,已经死了!”
为何,因为我对诗的幻想,已经被驾车键敲碎,匿失……现代诗,特别是一些诗坛大伽们的诗,没有了令人回想的意境,而是一看就懂的大的话,甚至是卖菜大妈们的菜场语。
大家看看——
第一首:《一个人来到田纳西》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
第二首:《朵拉·玛尔》她平躺着/手就能摸到微凸的乳房/有妊娠纹的/洼陷的小腹/又瘦了,她想:“我瘦起来总是从小腹开始”/再往下是耻骨微凸的,一个缓缓的山坡这里青草啊、泉水啊都是寂寞的。
从这两首诗来看,万众人都可以当诗人,可能大厨们更能当好诗人。
从第二首来看,倒是很有诗意,虽然没有什么给人以向上启迪的社会价值,但确实是给广大读者好大好大的想象空间,特别会诱发雄性荷尔蒙过剩得想淌成一条小河的男人们的无尽幻想,能够启迪许多男人的向下欲望。
反正,这是中国作协副主席赵丽华先生写的,我想,绝对是好诗。大家说是不是好诗,这个我管不着。我在想,中国作协副主席放出来的屁,都一定是很有韵味的香屁!
现在呢,又出了一个诗坛名人(网红诗人),叫贾浅浅,被定义为写“屎尿体”的诗,她的诗是这样的——
第一首:
《朗朗》
晴晴喊/妹妹在我的床上拉屎呢/朗朗已经镇定自若地/手捏一块屎/从床上下来了/那样子/像一个归来的王
第二首:《日记独白》
迎面走来一对男女/手挽着手/女的甜蜜地/把头靠在那男人的肩上/但是裙子下/两腿间流出来的东西/和那男人内裤的气味/深深地在一起
第三首:《Z小姐与Z先生》
他们彼此/用车载斗量/侵蚀白昼的光芒/Z先生病倒了,她抱着一岁多的孩子/望着病床上/唇色乌青的那个被称作丈夫的人/是的,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做爱了……
这三首诗,敢肯定是贾浅浅写的,而不是像当年“梨花大战”时赵丽华先生的所谓梨花诗是网络人的恶搞。
这三首诗,《朗朗》中描写了一个事实,这样的事实在现实中肯定是经常出现的,毫无疑问。但是,这种断句迭码出来的东西,可以叫“诗”吗?比如,我现在写一段这样的废话:“我上街/闯进商店/卖了一条红短裤/拿回家穿上/才发现/破了一个/洞/我跑去商店/想换一条/店女对我说/这是流行款/专门为你们/男人/准备的”如果“妹妹在我的床上拉屎呢/朗朗已经镇定自若地/手捏一块屎/从床上下来了/那样子像一个归来的王”也是诗的话,我写的这几句废话也肯定能够算是诗,至少,我还讲出了一个内含的道理 “男人喜欢破洞!”,或者“为男人行事方便提供方便”……
而浅浅的第二首诗《日记独白》,则完全是性暗示、性诱惑了,甚至是性幻想、性臆想了。难道,社会已经堕落到随时随地想做爱了吗?走在路上,根本还没有合体的男女的裤裆里,就已经翻江倒海地开始了活塞运动与化学反应?当然,少部分男女也许会这样。但是,将它作为诗写出来并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是不是有点诱导不知事青少年呢?
拿赵丽华先生的《朵拉·玛尔》“她平躺着/手就能摸到微凸的乳房/有妊娠纹的洼陷的小腹/又瘦了,她想:‘我瘦起来总是从小腹开始’/再往下是耻骨/微凸的,一个缓缓的山坡/这里青草啊、泉水啊/都是寂寞的”与贾浅浅老师的第二首《日记独白》“迎面走来一对男女/手挽着手/女的甜蜜地把头靠在/那男人的肩上/但是裙子下/两腿间流出来的东西/和那男人内裤的气味/深深地在一起”放在一起比较,我觉得赵丽华的性暗示诗比贾浅浅的性暗示诗,就要高明得多,至少要雅得多吧。“两腿间流出来的东西”能与“这里的青草呀、泉水啊”相比吗?从层次上来讲,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虽然“泉水”与“东西”是同一物,但是,用词不同,高下立判了。
除了赵丽华先生与贾浅浅老师都写“诗”暗示“性”以外,还有一个名人(《诗刊》主编)李少娇君也写“诗”暗示“性”,他是这样写的——
《流水》:每次,她让我摸摸乳房就走了/我在我手上散发的她的体香中/迷离恍惚,并且回味荡漾/我们很长时间才见一次面/一见面她就使劲掐我/让我对生活还保持着感觉/知道还有痛,还有伤心/她带我去酒吧,在包厢里我唱歌,她跳艳舞/然后用手机拍下艳照/再删除/我们最强烈的一次发作/是去深山中远离尘世,隔绝人间/我们差点想留下来不走了/可是她不肯跟我做爱/只让我看她的赤身裸体,百媚千娇/她让我摸摸她的乳房/就抽身而去/随后她会发来大量短信:“亲爱的,开心点,我喜欢你笑”“这次心情不好,下次好好补偿你”“我会想你的,再见!”我承认我一直没琢磨透她/她孤身一人在外,却又守身如玉/这让我为她担心,甚至因此得了轻度抑郁症/而她仍笑靥如花,直到有一天她乘地铁出门,将自己沉入水底随流水远去,让我再也找她不到。
我不得不承认,这位文联旗下《诗刊》的李主编,对当年夜总会里的观察与体验是极其到位的,他的描写,绝对的神准。但是,这样的诗风,是不是一种对国家人伦的误导?
诗,是一定要有意境的,上面举例的三位,有两位是绝对的文豪吧,一位是文联副主席,一位是《诗刊》掌门人,写出这样的诗。
按他们自己的说法,哪个诗人不会写出几首烂诗?也许,这些就是他们不小心就写出来的烂诗。
我不禁想问:“既然是烂诗,干嘛要在国家顶级文学刊物上发表出来,污了读者的双眼呢?自己放被窝里偷着欣赏,不是很好吗?”但是,他们不,他们就要在他们自己掌控的刊特上发表出来,污染公众的灵魂。我这样说,肯定有大诗人们会站出来说:“你懂我的屌,你会写诗吗?你知道什么是诗吗?”
我很喜欢大家骂我是“诗盲”或者是“文盲”。
为此,我专门查了一下,方知道“诗”是“言说心志、抒发情感的押韵文字”也就是我读小学时老师告诉我的“诗言志”。现在觉得,如果用“诗言志”来要求写摸乳诗的李少君以及写“屎尿诗”的贾浅浅,恐怕是要求太高了点,标准太低了点。因为,他们的诗,根本就没有“志”,别说诗无志,就是人,也无志。从他们的诗,可以看出,他们的“志”,无非就是摸乳与屎尿而已嘛。
或者有人会说:人家无志,与你何干?人家写来玩玩,有什么不对吗?对!没有什么不对!但是,你可以随意地自己玩玩自己,干嘛发表出来玩人民?
但是,又有一位诗坛大伽跳出来为浅浅站台,这位大伽就是彭敏。
彭敏也不是一般性文人,人家是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得主!冠军是什么?就是“第一人”!
不过,在我的记忆中,中国诗词大会似乎比的是对古诗古词的记忆量,记得多就得冠军了,是古诗词“记忆库”吧,并非是对古诗词的理解或者是创作古体诗词的第一人。
彭敏可是急急忙忙站出来为浅浅同学辩解的文学“大伽”,写了这么一篇文章发表出来《贾平凹的女儿被骂上热搜:是谁不讲武德?》,他在文中认为,对贾浅浅诗歌的批判,其实是一种再常见不过的“管中窥豹”、“以偏概全”的“魔法”。“它似乎并没有歪曲任何东西,也未提供虚假的论据,却真真切切地诓骗了大众,污名化了正常水平的诗人。”
而且,他还说鲁迅先生的诗《教授杂咏》 “世界有文学,少女多丰臀。鸡汤代猪肉,北新遂掩门”也是一首烂诗,照样写了少女的屁股。他说:“长期创作的人,谁一辈子只出精品,不写几首庸诗、烂诗或者游戏之作?撇开人家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的正常水准的作品不提,揪住几首烂诗打高光用重炮猛攻,就把一个创作者钉在耻辱柱上,管窥蠡测,一叶泰山,取我所需,以偏概全,操纵公众的情绪,收割正义的流量,把正常水平的诗人污名化,把大醇小疵(整体数量上)的苦心创作叫做“肮脏恶心的垃圾文字”,所过之处一地鸡毛谩骂如潮——这不是文学评论,这是不讲武德欺负人。”
首先,我要说的是:既然是游戏之作,是庸诗、烂诗,干嘛要发表出来?”
其次,我要问的是:彭大主任,彭大冠军,你是否认真读过鲁迅先生的《教授杂咏》“世界有文学,少女多丰臀。鸡汤代猪肉,北新遂掩门”是如何写出来的?其写作背景是什么?连鲁迅先生写这首诗的历史背景都没有弄清楚,还敢遑论鲁迅先生也写庸诗、烂诗与游戏之作?真是羞死了你家先人板板了!
并且,你干嘛硬要把贾浅浅与贾平凹扯在一起呢?是的,我们都知道贾浅浅是贾平凹的女儿,但女儿是女儿,老爸是老爸,有这么联带的吗?
我想啊,彭大冠军如此起标题,无非是想直接告诉贾平凹“贾主席,我是在帮贵千金说话的,你要记得哟”而已,也就是想捧贾平凹的尿泡罢了!
读过鲁迅的人都知道,彭敏眼中的鲁迅“烂诗、庸诗”《教授杂咏》,是专门影射章衣萍的讽剌诗。
章衣萍是《语丝》撰稿人之一,后到上海暨南大学任教授,又是北新书局的撰搞人。他十分倾向民族虚无主义,贩卖洋奴思想。他在《枕上随笔》中写道“懒人的春天哪! 我连女人的屁股都懒得去摸了!”他还在向北新书局预支了大笔版税后说过“钱多了,可以不吃猪肉,大喝鸡汤”的话。鲁迅先生很看不起这人,就针对他写了《教授杂咏》,以批驳章衣萍之类的无行文人“内溃已久,无可救药”。这是一首多么深刻的讽刺诗,彭大冠军却说是“庸诗,烂诗”。
所以,我觉得彭敏这位站在中国诗歌金字塔塔尖上的大冠军、大主任,应当认真领悟一下“只有经历过,才能去评说”这句话的真谛了。
说得太多,话拉回来,还是说浅浅吧。现在网络上有一股风,一提浅浅,必扯平凹。我觉得这有失公允,有失偏颇。
对的。贾浅浅是贾平凹的闺女,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始终没有看到人家平凹文豪出来为自己的女儿站一秒钟的台。由此,我就猜想,贾平凹先生是知道自己的闺女在诗歌创作上有几斤几两的。窃以为,贾平凹或许根本不想以自己的名气来支撑贾浅浅写诗,鼓励浅浅以屎尿体诗冲上热搜而引爆文学大伽以及平凡老百姓在网络上的腥风血雨。因为,在多个场合,贾平凹都曾说过,他并不鼓励女儿贾浅浅写诗。他希望她能当一个普通人,“文坛上山高水远,风来雨去,人活得太累,并且我极不爱听文二代之说,这样的帽子很容易被戴上,既丑陋,又硌得脑袋疼。”贾平凹的直觉,真是惊人的“神准”!
我觉得贾平凹的文学水准与审美水准不至于低到喜欢屎尿。我读过他的《废都》,所以有此肯定。
我为平凹先生的风格点赞。
但是,我们的赵丽华先生、李少君总编、彭敏冠军都站出来为浅浅这位“少不更事”的文学女青年鸣不平,我就十分地想不通了。久久思考,才想起,这三位也是写这样诗的人呀,他们为浅浅呼号,其实就是为自己呼号;为浅浅赞歌,其实就是赞歌自己。否则,他们干嘛如此急先锋?恐怕是害怕网友们挖出他们的老坟山来晒他们的基于“游戏”的“大”作吧?
诗歌类唯一国家级刊物的《诗刊》由他们把持,可见其文学水准与审美导向,让人担忧。
但是,人家又说了,诗歌不能“出圈”,诗歌是“小众”之爱。这简直就是放屁(毛主席写过诗“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把美帝骂了个一塌糊涂)!
难道,诗歌只是你们一小撮人的物吗?难道,老百姓就不能读诗吗?如果只是你们圈子内的玩物,干嘛要刊发出来,既浪费国家财政又污染了民众眼睛?
诗呀,既要讲形式,更要讲内容。没有向上内容的诗,叫诗吗?讲内容,就是要符合大众的审美,更要有积极向上的教化功能。
我觉得,那些为浅浅辩护站台讴歌(我相信绝不是平凹先生授意,而是有人自己想捧泡,也是为自己的烂作站台)的人,都有几个共同点:“三观”不正、知识浅薄、庸俗不堪。把破衣当锦袍,把麻布当袈裟,真的很好玩儿吗?
千万别把浅浅诗用来作为中国诗歌发展的风向标了!
这是会害死人的……